1、東方市有什麼旅遊景點?遊玩一天的攻略是什麼?
付龍園遺址位於四更鎮榮村北面的付龍園上。遺址面積28萬平方米,發現於1986年,現大部分已被辟為耕種旱園地,表土部分的文化堆積大部分遭到破壞。從遺址的幾處自然斷面分析,文化層厚1-2米,有二層堆積L上層發現有貝殼、夾砂陶片、幾何印紋陶片和動物骨骼;
幾何印紋陶多為灰褐色,輪制,紋飾有劃紋、方格紋和水波紋等,器型主要是罐和瓮,為漢代文化層。下層發現貝殼、夾砂陶片、磨製石器和動物骨骼。夾砂陶幾乎全是素麵,以褐色陶為主,有少量磨光黑陶。陶器均為手制,器型以罐為主,流行圈足器和橋狀耳;
石器有梯形石斧和石錛。發現的偶蹄類動物肢骨大多有砍刮等加工痕跡,有少量骨器和牛牙,為新石器時代遺存。付龍園遺址是海南省已發現的最大的新石器時代遺址。現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除了付龍園遺址外東方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存遺址還有東方新街貝丘新街貝丘遺址是較重要的文化遺存。遺址坐落在東方市北黎河入海口僅2.5公里處。遺址分布范圍較大,約16000平方米。距地表0.4—1.0米的文化層中含有大量螺殼、貝殼和燒土、炭屑、燒骨,以及打制石器、陶片等遺物。石器仍是用打擊法製成,少見磨製石器;
新街遺址臨河靠海,海邊的螺、蚌、蚝蜊等成為古人主要的食物來源,因而在文化層堆積中發現大量的貝殼遺骸,被稱為貝丘遺址;
新街貝丘遺址的陶器都為夾砂粗陶,以灰褐陶為主,火候一般,陶質脆松,壁厚不勻。器形甚少,只有圓底罐和圓底釜。一般為素麵,有少量裝飾有粗繩紋。這些粗繩紋或有加固等實用價值,或是用於美化陶器的,表達了先人們原始的審美意識;
封建社會時代;
東方俄賢嶺——三月三發源地;
俄賢嶺位於東方市廣壩鄉境內,昌化江中游的東北岸,距縣城八所鎮60公里。三月三盛會即發源於東方市俄賢嶺,有著一個當地家喻戶曉的傳說。相傳在很久以前,這個石洞是一隻烏鴉精的窩。烏鴉精吞吃家禽,作踐莊稼,還到處搶掠美麗的少女,弄得周圍黎民百姓人心惶惶,不能安居樂業;
一天,美麗的黎族少女俄娘上山采野花,被烏鴉精抓到洞里。俄娘的心上人阿貴悲痛欲絕。這年「三月三」,阿貴帶尖刀弓箭上山救俄娘。在山上跟烏鴉精進行搏鬥,因功力不敵,被烏鴉精害死了。俄娘聞訊萬分悲痛,發誓要殺死烏鴉精。她不露聲色,細心尋找機會。有一天,烏鴉精遠去歸來十分疲倦,睡得鼾聲如雷;
俄娘悄悄走到烏鴉精身邊,拔下頭發上的錐子,迅速地扎了烏鴉精兩眼。烏鴉精眼瞎了,在石洞里亂沖亂撞。俄娘趁機用阿貴帶來的弓箭,一連三箭射進烏鴉精的心窩,為阿貴報了仇,為黎民百姓除了大害;
此後,俄娘終生不嫁,可每年農歷三月初三這一天都到俄賢洞唱她和阿貴戀愛時唱的情歌。後來,黎族人民為了紀念俄娘,把這山洞取名為俄娘洞。此山也得名為俄娘九峰山,並在每年三月三這一天,周圍的未婚的黎族青年男女濃妝艷抹集會於俄賢嶺,唱著情歌尋找自己的意中人。此舉逐年擴大並普遍到海南黎胞住區,成為海南黎胞盛大的傳統節日;
俄賢洞原名俄娘洞,洞口在主峰東北面的半山腰,深不見底,曲徑通幽。內有3個石廳,可容納上萬人。洞壁凸凹不平,各具其形,千姿百態,耐人尋趣。石廳的下面,有流水旋轉,浪折洞崖,響聲轟轟,水氣濛濛,凄神寒骨,消愴幽邃。這流水源於何處,歸於何方,千百年來無人知曉;
俄賢嶺1988年被海南省人民政府定為旅遊風景保護區;
天南第一泉(漢馬伏波井)天;
南第一泉為漢代古井,名叫「漢馬伏波井」。井口頗大,為漢磚青石砌成8.2尺方井,後來村民將這口漢代古泉井改砌為圓井,距今已有近2千年悠久歷史;
該井位於八所鎮十所村,該有近2000年歷史,村名追溯於東漢光武帝劉秀建武十九年(公元43年),伏波將軍馬援統兵南下平定交趾以後,渡海入瓊守衛南疆軍隊第十所的駐地。臨海駐防,兵馬苦於無井汲水;
馬援組織士兵在村旁「飛來廟」處挖掘出泉水,水質甘甜,永不枯竭,有「感恩第一甘泉」之美稱。至今十所村民仍習慣於清晨圍井提水飲用,井旁仍鑲嵌清代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所立《漢馬伏波之井碑》;
「漢馬伏波井」被東方市人民政府列為重點保護的文物古跡;
九龍縣治遺址位於感城鎮入學村西側的海濱。這里原有一座九龍山,傳說山下藏有九條龍,故縣城建在九龍山而得名;
據《瓊州府志》記載「九龍縣自漢元封元年(前110)建府於九龍山」。隋煬帝大業三年(607)立感恩縣,但縣治仍在九龍縣舊址。明正統年間(1436-1449)將縣址遷往中和鄉(今感城);
九龍縣城遺址至今已有二千多年歷史,今尚存有城池的斷牆殘壁,破磚碎瓦,縣城旁邊的九龍烽火台,始建於明代,尚存有一米余高的台基。遺址證明了東方是瓊州較早開發地之一;
感恩縣治遺址位;
感城鎮感城村。隋大業三年(607),朝廷在漢代九龍縣舊址(今感城鎮入學村西,西臨北部灣)置感恩縣,縣治設在九龍山。明正統年間(1436-1449),為適應經濟發展和軍事防禦的需要,縣治南遷中和鄉(今感城村),築土城;
據《瓊州府志》載:「築城周三百九十四丈,廣一丈,高丈二尺,雉七百五十,窩鋪二,辟門三。」後因年久失修,傾圮。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復修。感恩縣治作為東方歷史上時間最久的縣城歷經500餘年。感恩當時在城中建有學宮(孔廟)、城隍廟、關岳廟以及政府各衙門。今城牆僅剩牆基,護城河僅城外西南部都尚存淺淺的寬6-8米的痕跡,城內亦僅存學宮(文廟)和關岳廟,其餘建築無存。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感恩學宮又稱文廟。位於感城鎮感城村。始建於宋,原址在今感城鎮入學村。明洪武三年(1370)重建。明正統年間遷至今址;
明萬曆十——二十五年(1582-1597)隨縣治遷往大雅坡(今感城鎮生旺村)。萬曆二十五年(1597)縣治遷回今址後重建的。由大成殿、崇聖祠、明倫堂、欞星門等組成。清嘉慶二十年(1815),知縣時待朝改建了大成殿和崇聖祠;
今僅有改建後的大成殿保存下來。明倫堂和崇聖祠除基礎外已被改建他用,其餘建築無存。大成殿平面為長方形,抬梁式木結構,有16根柱支撐,面闊五間,18.5米,進深10.5米,重檐歇山頂。殿內的塑像,祭器及碑刻等文物均盪然無存。現大成殿為感城鎮糧所使用。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古鎮州城遺址;
位於東方鎮中方村東北。據《宋會要輯稿》記載,北宋徽宗大觀元年(1107),提刑王祖道渡海觀風,謂黎地廣袤,都縣稀疏,奏請於生黎之地立鎮州以加強統治。其下轄通華、四達兩縣,扼守著古代瓊西通往五指山腹地的交通要道;
四年以後即政和元年(1111),以鎮州「出差貨物不多,中間並無人旅往返」而遂廢止。古鎮州城為石城,呈正方形,每邊200米,面積約4萬平方米。今只見土城,辟東、南、北三門。城牆最大殘3.5米,頂寬1米;
城牆外有6-8米的護城壕,西北角最深處尚達3米。東門外緊挨護城壕是墓地,城外東南還有磚瓦窯址。現遺址上散布磚瓦碎片,有的瓦片上有戳印痕或文字。出土宋代陶瓮等。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符確故里位於東方市三家鄉居候村西隅。共有4座墓,分別葬北宋進士符確、其父符安會、伯父符安福和祖父符興臣。符確,原籍文昌(父輩遷居昌化),渡瓊七世祖;
據《昌化縣志》記載:符氏遠祖河南宛丘人,魯姓。曾任掌管秦國玉璽的「符璽令」,被恩賜「符」姓。過瓊始祖符有辰,於唐朝昭宗帝李曄龍記二年(公元889年),奉命渡瓊撫黎有功,嘉封世襲「萬戶侯」,落戶文昌昌灑鎮淡水村。符確為第六代孫,先後隨父移居儋州三都鎮和昌化鎮州;
符確,昌化人。少年受蘇東坡傳播中原文化影響,沉靜好學,博通經史。宋朝微宗帝趙佶大觀二年(公元1108年),符確鄉試中舉第一名,成為鎮州「解元」。翌年赴京殿試科考「破天荒」中進士及第,為海南歷史上第一位進士;
晚年致仕還鄉興教,為講學辦教育建「大聖堂」、「興賢坊」,為鼓勵後學籌集學費購置鹽田;
虞山摩崖石刻位於東方鎮中方村和天安鄉陳龍村交界的東方河虞山河段(本地黎民稱之為石書河)。石刻刻在河東岸的大石上,共有三處。其一為「大元軍馬到此」石刻,字大20厘米,直書陰刻,其下有人跡馬蹄印;
與樂東縣尖峰嶺「大元軍馬下營」石刻同一字體,為元代都元帥朱斌在至元三十一年(1294)春正月鎮壓黎民起義後,為了昭示威德而作。其二為「踞石吞流」石刻,學大15厘米半見方,直書陰刻,朱□鑒題,無年款;
1923年陳漢光題刻「撫之化之」石刻,字大25厘米見方,橫書楷體陰刻。下有17厘米見方的「癸酉秋末至東方村開會」和「陳漢光題」,分兩行,均橫書。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大元軍馬屯兵場位於新街鎮附馬村;
附馬村,有文、吉、符等12個姓氏1600多人,其中文姓據傳為南宋名臣文天祥的後裔。至今在附近的缺口嶺下,仍有一處「大元軍馬到此」的摩崖石刻,佐證元朝至元七至十六年(1285~1294年),世祖忽必烈多次舉兵伐黎,的確來到過東方。嶺下附馬村東南面的跑馬道和練馬場正是700年前元僉海北海南肅政廉訪司事大都軍行部率「大元軍馬」軍屯練兵的場所;
大雅坡縣治遺址位於感城鎮生旺村大雅坡上,依山傍水。明萬曆十年(1582),為更好地控制黎地和防禦海盜,感恩縣治從中和鄉(今感城村)東遷大雅坡(今生旺村),故感恩縣當時也稱大雅縣;
大雅坡感恩縣治呈方形,每邊長約300米,城牆高約3米,頂寬3米,內土外石,城辟東、南、西三個城門和北部一個小門,城門由三合土磚砌。城外有護城壕,寬5-7米,東部最深處尚達3米。遺址保存一段20米長的石砌城牆,出土衙署宮殿的牆基,明代的磚和瓦當以及陶瓷器。該遺址對研究明代感恩縣的政治、經濟和軍事以及民族關系有很大的參考價值。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樓公墳位於感城鎮布磨村東知縣嶺南麓。樓公,名吉福,黎族峒首,土官。其墓建於明成化四年(1468),坐東北向西南,佔地面積約30平方米。墓碑刻「感恩縣土官知縣樓公之墳」。為花崗岩石砌造,由墓和頂的石層兩部組成;
石砌墓分五層,底四層均為長方體,向上逐層收分,第五則比第四層外伸出4-8厘米,四周成斜坡瓦隴狀,坡高4厘米,第五層之上砌歇山頂小石屋。為三進院落。第一進和第二進屋中分別置有石香爐和墓碑,不巧玲瓏。第三進無物。該墓曾被盜過。墓身石板也被撬移位數厘米,但保存基本完好。為研究明代的葬制、葬俗和民族問題提供了依據。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蠓蟻墳位於羅帶區月村西干水塘沿岸坡上。墓主高事音,明末感恩縣北富鄉人(今羅帶鄉月村)。幼小就諳熟騎射,成人後服役軍中,勇略過人。明末「黎亂」,不少村莊遭劫,高事音遂率鄉勇征黎,兵敗。撤退時驅馬入月村干水塘飲水,被追擊的黎人射殺於塘中。傳說屍首漂到岸上,蠓蟻堆土營葬,故名「蠓蟻墳」;
現墓為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重修。坐南向北,佔地面積約25平方米。有碑亭,高約3.5米,墓封土高約3米,墓前立石碑3塊,主碑中署「大明始祖功著忠勇諱事音高三公之墓」,墓保存尚好。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2、蕉城什麼自然村好玩
蕉城區被稱為原住民的旅遊城市,這里是一個美麗的小城市的座位,你可以看看在三個所有的水域,有三個閩東地區著名的竹筏,很不錯的,其他的我不知道,畢竟我是不存在的人,但也有在寧德市重要的旅遊景點,也可以坐下來的船,看的海濱風光。在城市地區,你可以去山上玩南下之際,這里所謂的國家4A級旅遊景區。寧德三都澳木筏在海上,又稱三沙灣,寧德市東南部,距市區30公里處,為福建沿海,「接入門戶,五邑咽喉」,的?714平方公裏海域面積。從城市澳門半島,官井洋,頂點和三個很復雜,青山,斗帽,冬瓜,雞公山等19個島嶼。水深波平,腹大口小,能停泊數十萬噸。 10米以上173平方公里,等深水域,可開發的深水岸線72公里,居世界第一位。孫中山「建國方略」之稱的世界「最深不凍良港。」
早在三都澳唐代以前被開發出來。康熙23年(1684年),其中稅收具有寧德總人口,下轄9個埠。光緒23年(1898),正式開放作為外部埠; 5月8日同年,成立福海關。再有就是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日本,荷蘭,瑞典,西班牙,葡萄牙等13個國家,20家公司已設立子公司在三和企業。
三都澳內的許多奇怪的礁石各種形狀,如「金龜包珠」,「鯤鵬展翅」,「烈馬回來」,「非洲大象」,「雞籠島」,「南方古猿」和「筆架山「等等。
斗帽島有一塊石頭,形如「炮彈」,約2英尺的高度,光滑的外殼,外殼是空心的,五六個人通孔同時鑽進殼可以觀看官方嘛海景。青山島蝦盪尾東側,有一個海崖高聳的搖滾演出隱隱的紅白相間的寬雄偉馬配刀,當霾與霧,因為水汽折射,圖像更清晰,俗稱「仙人畫」。南園在寧德心目中的場合可以是遊山玩水的地方的浪漫。雖然公園的門票是高錄取三掛招牌,但只有門票「三都澳一日游」的外國遊客和旅遊機構的去發揮它接近,寧德當地人都知道,沿路的龍湫左側遠足亭,然後進園,不需要門票。我的妻子和我去齊現在,雖然一個小公園,但南園是相當頻繁的場合去。九十年代修建的登山步道,公園的南部帶來了不少人氣際,際也到南園帶來了很多的門票損失,還有部分南方公園地區目前的人際關系遠足小徑?的。我們現在去南方公園觀光之際更少的成分,配料去爬山健身更多。因為小時候我們經常在植物和樹木南部的場合發揮園區在這里太熟悉了,我們的戶外婚禮或在這里擊敗。南園在每場比賽中每一次我與他的妻子和從登山步道上山,在那裡你可以遇到很多相同的攀登熟人之際,。從遠足徑至龍湫亭結束,雖然不是很長,但整板下來,或者將人採取了一身汗。這中間也可以在「美亭」休息一下「美容館」旁邊的一些體育健身設施可以使用的參觀者。剩下的就是在船上完成後,我們可以繼續,直到龍湫亭,旁邊的小亭,因為有一個「龍湫寺」而得名。龍湫亭遍布視為分界線,並進一步對登山活動,你總是可以有石階到南峰,甚至到了山上寧德舊電視機,適合那些誰到這里登山健身的頂部,向下,你可以進入南際公園。參觀者駐足在涼亭遠眺龍湫,你可以看到四分之三寧德市。如果你覺得回到了龍湫亭登山健身的目標已經達到了,不想再往上,我們可以沿著森林的漫長而曲折的樓梯一路下跌到南園之際。南園在寧德是罕見的山有水的地方的場合,八十年代拍攝電視劇「聊齋」是這里接管位置。南園為我們提供了一次印象深刻幽竹是高雅,獨特的石橋,魯長壽的白色雕像,還有著名的「人」字瀑布,又稱情侶下降。雖然少喝水,平時基本上看到這個從中間傾瀉而下分為兩部分,就像「人」字造型瀑布的人物,但有心人還是可以傾瀉而下從懸崖後大雨小「人」字的過去的味道,「人」的瀑布式。沿著向下的石階路,沿水一直伴隨著流淌下來山澗或左或右旁的石階出現,一路下來,可以聽到水聲,沿路有大量Danzhuoshideng的,遊客在這里可以收集打牌,聊天。石頭從山而出,是一個平坦的道路,眼前突然一下子,就像前面一個大草坪足球場的大小。春秋季和夏季的夜晚,講述了一群在上鋪了一塊塑料布草坪朋友們,大家席地而坐,或聊天,或喝,真是一個舒適的生活。草坪周圍是一些收費的休閑活動,但多數生意慘淡,人們現在可以發揮這些設施的老辦法不感興趣。經過草坪出了門跨園區的南部。南園,以便採取之際玩,你可以玩上一天,寧德,如果要出遠門,這里被視為一個更合適的地方打你不這樣做,並為外國遊客到訪不建議你希望看到的。
臨潼協和醫院
3、想去寧德飛鸞玩一日游,有什麼好的建議和路線?
我真的不懂飛鸞有什麼可以玩的啊,你如果去三都澳,海濱公園走走更好
4、福建一日游哪裡好玩
福建一日游哪裡好玩
廈門、福州、三明、泉州、莆田、漳州、龍岩、寧德、南平
經典景點
1
福州
建議遊玩時間: 2天
最佳旅遊時節:秋冬最佳。屆時這里陽光明媚,樹木常青,一派南國風光,還有誘人的溫泉,尤其適合北方的遊客。
行程:
第一天游古街坊,第二天訪古剎,福州城的底蘊悄然釋放。
D1三坊七巷-南後街-西湖公園
D2金山寺-鼓山
2
廈門
建議遊玩時間: 4天
最佳旅遊時節:
春秋最佳。初夏也不錯,冬季較溫暖,每年8月前後,是台風多發季節,要多關注氣候情況
行程:
除了鼓浪嶼,廈門還有環島路上的陽光,鄭和塑像的霸氣和嘉庚故居的赤誠。
D1鼓浪嶼-皓月園-環島海濱浴場-菽庄花園-鋼琴博物館
D2毓園-日光岩-鄭成功紀念館-廈門海底世界
D3渡輪碼頭-南普陀寺-廈門大學-胡里山炮台-環島路-觀光大道
D4集美學村-集美陳嘉庚紀念勝地
3
三明
三明地處福建西北部,位於武夷山與戴雲山脈之間的閩西北山區,是福建省新興的工業城市和重點的「綠三角」旅遊區。獨特的歷史和地理環境,使得三明市(寧化石壁)成為中國歷史上由北向南客家大遷徙的中轉站,被譽為「客家的搖籃」。三明歷史悠久,名勝頗多,這里有被譽為「天下第一湖山」的泰寧金湖,有被著名地理學家徐霞客稱作「此處最奇」的永安桃源洞「一線天」,還有猶如「神仙洞府」的將樂玉華洞、寧化天鵝洞群、沙縣七仙洞、明溪玉虛洞等。還有許多明代建築群、石雕群等古跡。三明素有「綠色寶庫」之譽,全市森林覆蓋率73.8%,將樂境內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龍棲山樹種達610種,被譽為罕見的林木「大觀園」;三明市郊的格氏栲省級自然保護區,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格氏栲天然林,被中外學者嘆為觀止;省級自然保護區沙縣蘿卜岩楠木林和永安天寶岩分別被專家譽為「福建的西雙版納」和「天然的生物種質基因庫」。碧藍如洗的蒼穹,綠樹成蔭的街道,也讓三明成為中國著名的文明城市和衛生城市。
4
泉州
泉州地處福建省東南部,北承省會福州、莆田,南接廈門,東望台灣寶島,西毗漳州、龍岩、三明,是福建三大中心城市之一,也是著名僑鄉和港澳台同胞的主要祖籍地。目前,分布在世界各地、祖籍泉州的華僑、華人624萬人,港澳同胞70萬人。
泉州市依山面海,境內山巒起伏,丘陵、河谷、盆地錯落其間,海拔千米以上大山有455座。戴雲山脈從東北部向西南延伸,有「閩中屋脊」之稱。泉州地跨中南兩個亞熱帶,即戴雲山西北部常年溫暖的常綠闊葉林帶和東南部常年濕熱、有短期乾旱的亞熱帶雨林帶,如景點清源山、牛姆林。泉州境內最長的河流是晉江,水資源相當豐富。泉州地區光熱資源豐富,加上雨量充沛,堪稱「閩南大溫床」,是烏龍茶、桂圓、柑桔的全國生產基地,安溪鐵觀音和永春蘆柑是拳頭出口產品。盛產牡蠣、蟶、蛤、螺、海帶、紫菜等貝、藻類。
泉州是國務院第一批公布的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素有「海濱鄒魯」的美譽。地下看西安,地上看泉州。這里歷史文化積淀豐厚,名勝古跡星羅棋布,文物瑰寶舉世矚目。擁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14處,省級40處。其中極負盛名的有中國現存最早的伊斯蘭教清真寺、世界惟一的摩尼光佛像石刻、中國最大的老君石刻造像、葬有唐代到泉州傳教的穆罕默德門徒三賢四賢的靈山聖墓、千年古剎開元寺及東西塔、關帝廟、記載古代海上交通和貿易的九日山祈風崖刻、廣受台胞和海外僑胞信眾膜拜的天後宮媽祖、民族英雄鄭成功史跡與陵墓、宋代蔡襄修建的洛陽橋、號稱「天下無橋長此橋」的安平橋,以及與惠東民俗、海濱風光、石雕藝術融為一體的崇武古城等。豐富的人文景觀、別具一格的民俗風情和秀出東南的自然風光交相輝映,使泉州成為一個全國乃至國際性的旅遊勝地,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國內外遊客到此觀光。
5
莆田
建議遊玩時間: 1天 最佳旅遊時節:
夏季最佳,夏季是水果和海產最豐盛的時候。
行程:
莆田依山傍水,景緻清秀。上午在湄洲島信步感受媽祖文化,下午去九鯉湖賞湖光山色——一天的時間足夠感受這個媽祖故里的秀麗。
D1湄洲島-九鯉湖-菜溪岩
6
漳州地處福建省最南端,與台灣島、廈門隔海相望,西南與廣東的汕頭毗鄰,漳州平原是福建第一大平原。這塊美麗的土地是水仙的故鄉,它西北多山,綠色蔥郁,被譽為福建的「西雙版納」。漳州是中國女排騰飛的基地,被譽為世界冠軍的搖籃,女排「三連冠」銅像就矗立在這里。漳州也是福建著名僑鄉和台胞主要祖居地,是僑、台胞尋根訪祖的府地。
漳州歷史悠久,漳州城有1312年的歷史,是著名的歷史文化古城。相傳遠古時代便有太武夫人在此拓土而居,從市郊蓮花池山發現的舊石器看,早在4至8萬年之前就有先民在這里生息。漳州戰國屬越。秦統一中國後,公元前214年征服百越,建立了桂林、象郡、南海和閩中郡。今漳州地區分屬閩中郡和南海郡。唐垂拱二年(686)正式建州置郡,因州治臨漳江而稱漳州。自唐代以後,漳州地區逐步得到開發和發展。從五代至兩宋,中原戰亂,北方人民大量往南入閩,帶來了中原地區先進的生產技術,興修了許多水利工程,擴大了耕地面積,優良稻種廣泛種植,甘蔗、柑桔成為主要農作物。龍溪、漳浦是福建重要產鹽區。漳州與泉州、福州、興化並稱為福建四大造船地,能製造遠航海船。
南家時建造的漳州江東橋(又稱虎渡橋)是世界現存的最大石樑橋,唐代創建的松州書院是中國最早的書院之一。南宋紹熙元年(1190),我國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朱熹知漳州,任職期間大力傳播儒家學說,發展文化教育,在漳州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明代,漳州的海外交通、貿易迅速發展,月港(海澄)成為當時從中國經馬尼拉(呂宋)至美洲的「海上絲綢之路」的主要啟航港。海外貿易的興盛,給漳州帶來一派繁榮的景象。漳州城內「百工鱗集,機杼爐錘」是個手工業發達的城市。紡織品漳紗、漳緞、漳絨(又稱天鵝絨)在國際市場上十分暢銷。漳州所產的「漳瓷」由月港遠銷南洋。漳州盛產的蔗糖、柑桔、荔枝,形成了月港農村「處處園栽桔,家家蔗煮糖」的繁盛景象。
南靖土樓
D1:游覽「世界文化遺產」—長教和貴樓(沼澤浮城),游覽電影《雲水謠》的外景拍攝基地,最精美的土樓振成樓的兄長懷遠樓。
D2:田螺坑土樓群(俗稱」四菜一湯」),後參觀南靖比薩斜塔之稱的土樓「裕昌樓」,
7
龍岩
龍岩東與福建省泉州、漳州兩市接壤,西與江西省贛州市交界,南與廣東省梅州市毗鄰,北與福建省三明市相接。龍岩是距離廈門最近的內陸鄰海城市,也是海峽西岸經濟區延伸兩翼、對接兩洲、拓展腹地的交通樞紐與重要通道。
龍岩是著名的旅遊區。龍岩市旅遊資源十分豐富,目前已初步形成「紅色之旅」、「客家之旅」和 「生態之旅」等一批特色旅遊產品。區域內有3個國家4A級旅遊區(永定土樓、冠豸山、龍硿洞)、1個國家重點名勝區(冠豸山)、1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長汀)、3個國家森林公園(龍岩國家森林公園、上杭西普陀國家森林公園、漳平天台山國家森林公園)、2個國家自然保護區(梅花山、梁野山)、12個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福建旅遊八大品牌中,龍岩就佔2個(以永定土樓為代表的閩西客家文化、以古田會議會址群為代表的閩西紅土地文化)。龍岩還是革命老區,是一塊紅色的土地,是全國贏得「紅旗不倒」光榮贊譽僅有的兩個地方之一。在這里,留下了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陳毅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從事偉大革命實踐的深深印記,毛澤東同志寫下了《古田會議決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才溪鄉調查》等光輝著作,成為毛澤東思想的重要發祥地。
8
寧德俗稱「閩東」,位於福建東北部,東臨東海,西靠武夷山,南與福州市毗連,北與浙江省接壤。地形屬丘陵山地,海濱有狹長的小平原,鷲峰山和太姥山脈分別斜貫西北部、中部,千米高峰連綿,其中以壽寧平尖山為最,海撥1649米。
晉太康三年(282年)這里開始設縣,稱溫麻縣,唐朝改為長溪縣,元朝升為福寧州,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升為福寧府。1950年起為福安專區,1970年專署由福安遷寧德,改稱為寧德地區。
寧德轄內溪流縱橫交錯,主要有長溪、霍童溪、古田溪三大水系。著名的游覽點有福鼎太姥山、周寧鯉魚溪、九龍祭瀑布群、寧德支提山、三都澳、屏南鴛鴦溪等。在人文景觀方面,有蕉城支提寺(全國佛教重點寺院之一)、那羅寺、古田臨水宮、霞浦媽祖行宮、蕉城天後宮、杉洋林公廟等祭祀廟宇。區內生態環境保護完好,奇花異草、名木佳果、珍稀動物種類繁多,是我國唯一的大黃魚、鴛鴦自然保護區和全國著名的食用菌、茶果之鄉,是難得的避暑休閑、觀光度假、獵奇攬勝和開展水上運動、組織農業生態游的優良場所。
寧德物產豐富,盛產稻穀、甘薯等。其中茶葉、油茶產量居全省首位。古田銀耳產量冠全國,被譽為「銀耳之鄉」。本區海岸線長達一千多公里,主要海產品有黃魚、帶魚、鰻魚、馬鮫魚、石斑魚、對蝦、梭子蟹;海水養殖有蛤、蠣、蟶、蚶及海帶、紫菜等,其中霞浦沙江的蠣干,寧德二都的蛛蚶最負盛名。
9
南平是中國東南的一個重要旅遊區。閩北旅遊資源豐富,是華東地區不可多得的旅遊資源密集區之一。雄偉秀麗的奇山異水、種類繁多的生物資源、燦爛輝煌的歷史文化和豐富多彩的鄉土人情共同組成了獨具閩北特色的旅遊資源。目前,已有一至三級中高檔旅遊資源實體181處(延平茫盪山,建陽考亭書院、建窯遺址,建甌萬木林,邵武天成岩、李綱祠、和平古鎮,光澤的烏君山、武夷天池,順昌華陽山等)。武夷山是全國僅有的4個「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地之一,她集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級旅遊度假區和福建省旅遊經濟開發區於一身,南平境內省級風景名勝區有:延平茫盪山、浦城浮蓋山、建甌歸宗岩、松溪湛廬山、政和洞宮山。南平市區還有12萬畝水面的延平湖,是避暑休閑度假的好去處。
5、一日游之東陽哪裡好玩
橫店影視城 (國家5A級旅遊區,全亞洲最大的外景拍攝基地)、東陽專世界貿易城(浙中旅屬游購物首選,木雕工藝品集散地) 、落鶴山風景區 (浙江省級風景區)、東白山風景區 (浙江省七大名山) 、三都勝景風景區 (浙江省級風景區)、屏岩洞府風景區(浙江省級風景區) 、黃藤岩風景區 ( 風景區,農家樂) 、白雲文化城 、盧宅(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江南久負盛名的明清古建築群) 。
杭州西湖都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杭州西湖是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含有豐富的地域文化,一直以來都深深地吸引遊客。它周邊的建築風格也是非常雅緻,西湖很美,更給人一種小清新的感覺。
寧波南塘老街它位於寧波古城南門外,是寧波八大歷史街區之一,是寧波古都風貌中保存完整的一隅。這是一條很長的美食街,各個飯店也都獨具特色,含有各種寧波特色小吃,值得一逛。
錢塘江錢塘江壯麗的大潮景觀人盡皆知,在滔滔的江水之上,映襯著繁華和歷史。錢塘江潮被譽為「天下第一潮」,每年的農歷八月十五,涌潮最大,也最為壯觀,吸引了不少遊客。
付龍園遺址
位於四更鎮榮村北面的付龍園上。遺址面積28萬平方米,發現於1986年,現大部分已被辟為耕種旱園地,表土部分的文化堆積大部分遭到破壞。從遺址的幾處自然斷面分析,文化層厚1-2米,有二層堆積L上層發現有貝殼、夾砂陶片、幾何印紋陶片和動物骨骼,幾何印紋陶多為灰褐色,輪制,紋飾有劃紋、方格紋和水波紋等,器型主要是罐和瓮,為漢代文化層。下層發現貝殼、夾砂陶片、磨製石器和動物骨骼。夾砂陶幾乎全是素麵,以褐色陶為主,有少量磨光黑陶。陶器均為手制,器型以罐為主,流行圈足器和橋狀耳。石器有梯形石斧和石錛。發現的偶蹄類動物肢骨大多有砍刮等加工痕跡,有少量骨器和牛牙,為新石器時代遺存。付龍園遺址是海南省已發現的最大的新石器時代遺址。現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除了付龍園遺址外東方新石器時代早期遺存遺址還有東方新街貝丘
新街貝丘遺址是較重要的文化遺存。遺址坐落在東方市北黎河入海口僅2.5公里處。遺址分布范圍較大,約16000平方米。距地表0.4—1.0米的文化層中含有大量螺殼、貝殼和燒土、炭屑、燒骨,以及打制石器、陶片等遺物。石器仍是用打擊法製成,少見磨製石器。
新街遺址臨河靠海,海邊的螺、蚌、蚝蜊等成為古人主要的食物來源,因而在文化層堆積中發現大量的貝殼遺骸,被稱為貝丘遺址。
新街貝丘遺址的陶器都為夾砂粗陶,以灰褐陶為主,火候一般,陶質脆松,壁厚不勻。器形甚少,只有圓底罐和圓底釜。一般為素麵,有少量裝飾有粗繩紋。這些粗繩紋或有加固等實用價值,或是用於美化陶器的,表達了先人們原始的審美意識。
封建社會時代
東方俄賢嶺——三月三發源地
俄賢嶺位於東方市廣壩鄉境內,昌化江中游的東北岸,距縣城八所鎮60公里。三月三盛會即發源於東方市俄賢嶺,有著一個當地家喻戶曉的傳說。相傳在很久以前,這個石洞是一隻烏鴉精的窩。烏鴉精吞吃家禽,作踐莊稼,還到處搶掠美麗的少女,弄得周圍黎民百姓人心惶惶,不能安居樂業。一天,美麗的黎族少女俄娘上山采野花,被烏鴉精抓到洞里。俄娘的心上人阿貴悲痛欲絕。這年「三月三」,阿貴帶尖刀弓箭上山救俄娘。在山上跟烏鴉精進行搏鬥,因功力不敵,被烏鴉精害死了。俄娘聞訊萬分悲痛,發誓要殺死烏鴉精。她不露聲色,細心尋找機會。有一天,烏鴉精遠去歸來十分疲倦,睡得鼾聲如雷。俄娘悄悄走到烏鴉精身邊,拔下頭發上的錐子,迅速地扎了烏鴉精兩眼。烏鴉精眼瞎了,在石洞里亂沖亂撞。俄娘趁機用阿貴帶來的弓箭,一連三箭射進烏鴉精的心窩,為阿貴報了仇,為黎民百姓除了大害。此後,俄娘終生不嫁,可每年農歷三月初三這一天都到俄賢洞唱她和阿貴戀愛時唱的情歌。後來,黎族人民為了紀念俄娘,把這山洞取名為俄娘洞。此山也得名為俄娘九峰山,並在每年三月三這一天,周圍的未婚的黎族青年男女濃妝艷抹集會於俄賢嶺,唱著情歌尋找自己的意中人。此舉逐年擴大並普遍到海南黎胞住區,成為海南黎胞盛大的傳統節日。
俄賢洞原名俄娘洞,洞口在主峰東北面的半山腰,深不見底,曲徑通幽。內有3個石廳,可容納上萬人。洞壁凸凹不平,各具其形,千姿百態,耐人尋趣。石廳的下面,有流水旋轉,浪折洞崖,響聲轟轟,水氣濛濛,凄神寒骨,消愴幽邃。這流水源於何處,歸於何方,千百年來無人知曉。
俄賢嶺1988年被海南省人民政府定為旅遊風景保護區。
天南第一泉(漢馬伏波井)
天南第一泉為漢代古井,名叫「漢馬伏波井」。井口頗大,為漢磚青石砌成8.2尺方井,後來村民將這口漢代古泉井改砌為圓井,距今已有近2千年悠久歷史。該井位於八所鎮十所村,該有近2000年歷史,村名追溯於東漢光武帝劉秀建武十九年(公元43年),伏波將軍馬援統兵南下平定交趾以後,渡海入瓊守衛南疆軍隊第十所的駐地。臨海駐防,兵馬苦於無井汲水。馬援組織士兵在村旁「飛來廟」處挖掘出泉水,水質甘甜,永不枯竭,有「感恩第一甘泉」之美稱。至今十所村民仍習慣於清晨圍井提水飲用,井旁仍鑲嵌清代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所立《漢馬伏波之井碑》。
「漢馬伏波井」被東方市人民政府列為重點保護的文物古跡。
九龍縣治遺址
位於感城鎮入學村西側的海濱。這里原有一座九龍山,傳說山下藏有九條龍,故縣城建在九龍山而得名。據《瓊州府志》記載「九龍縣自漢元封元年(前110)建府於九龍山」。隋煬帝大業三年(607)立感恩縣,但縣治仍在九龍縣舊址。明正統年間(1436-1449)將縣址遷往中和鄉(今感城)。九龍縣城遺址至今已有二千多年歷史,今尚存有城池的斷牆殘壁,破磚碎瓦,縣城旁邊的九龍烽火台,始建於明代,尚存有一米余高的台基。遺址證明了東方是瓊州較早開發地之一。
感恩縣治遺址
位於感城鎮感城村。隋大業三年(607),朝廷在漢代九龍縣舊址(今感城鎮入學村西,西臨北部灣)置感恩縣,縣治設在九龍山。明正統年間(1436-1449),為適應經濟發展和軍事防禦的需要,縣治南遷中和鄉(今感城村),築土城。據《瓊州府志》載:「築城周三百九十四丈,廣一丈,高丈二尺,雉七百五十,窩鋪二,辟門三。」後因年久失修,傾圮。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復修。感恩縣治作為東方歷史上時間最久的縣城歷經500餘年。感恩當時在城中建有學宮(孔廟)、城隍廟、關岳廟以及政府各衙門。今城牆僅剩牆基,護城河僅城外西南部都尚存淺淺的寬6-8米的痕跡,城內亦僅存學宮(文廟)和關岳廟,其餘建築無存。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感恩學宮
又稱文廟。位於感城鎮感城村。始建於宋,原址在今感城鎮入學村。明洪武三年(1370)重建。明正統年間遷至今址。明萬曆十——二十五年(1582-1597)隨縣治遷往大雅坡(今感城鎮生旺村)。萬曆二十五年(1597)縣治遷回今址後重建的。由大成殿、崇聖祠、明倫堂、欞星門等組成。清嘉慶二十年(1815),知縣時待朝改建了大成殿和崇聖祠。今僅有改建後的大成殿保存下來。明倫堂和崇聖祠除基礎外已被改建他用,其餘建築無存。大成殿平面為長方形,抬梁式木結構,有16根柱支撐,面闊五間,18.5米,進深10.5米,重檐歇山頂。殿內的塑像,祭器及碑刻等文物均盪然無存。現大成殿為感城鎮糧所使用。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古鎮州城遺址
位於東方鎮中方村東北。據《宋會要輯稿》記載,北宋徽宗大觀元年(1107),提刑王祖道渡海觀風,謂黎地廣袤,都縣稀疏,奏請於生黎之地立鎮州以加強統治。其下轄通華、四達兩縣,扼守著古代瓊西通往五指山腹地的交通要道。四年以後即政和元年(1111),以鎮州「出差貨物不多,中間並無人旅往返」而遂廢止。古鎮州城為石城,呈正方形,每邊200米,面積約4萬平方米。今只見土城,辟東、南、北三門。城牆最大殘3.5米,頂寬1米。城牆外有6-8米的護城壕,西北角最深處尚達3米。東門外緊挨護城壕是墓地,城外東南還有磚瓦窯址。現遺址上散布磚瓦碎片,有的瓦片上有戳印痕或文字。出土宋代陶瓮等。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符確故里
位於東方市三家鄉居候村西隅。共有4座墓,分別葬北宋進士符確、其父符安會、伯父符安福和祖父符興臣。符確,原籍文昌(父輩遷居昌化),渡瓊七世祖。
據《昌化縣志》記載:符氏遠祖河南宛丘人,魯姓。曾任掌管秦國玉璽的「符璽令」,被恩賜「符」姓。過瓊始祖符有辰,於唐朝昭宗帝李曄龍記二年(公元889年),奉命渡瓊撫黎有功,嘉封世襲「萬戶侯」,落戶文昌昌灑鎮淡水村。符確為第六代孫,先後隨父移居儋州三都鎮和昌化鎮州。
符確,昌化人。少年受蘇東坡傳播中原文化影響,沉靜好學,博通經史。宋朝微宗帝趙佶大觀二年(公元1108年),符確鄉試中舉第一名,成為鎮州「解元」。翌年赴京殿試科考「破天荒」中進士及第,為海南歷史上第一位進士。晚年致仕還鄉興教,為講學辦教育建「大聖堂」、「興賢坊」,為鼓勵後學籌集學費購置鹽田。
虞山摩崖石刻
位於東方鎮中方村和天安鄉陳龍村交界的東方河虞山河段(本地黎民稱之為石書河)。石刻刻在河東岸的大石上,共有三處。其一為「大元軍馬到此」石刻,字大20厘米,直書陰刻,其下有人跡馬蹄印。與樂東縣尖峰嶺「大元軍馬下營」石刻同一字體,為元代都元帥朱斌在至元三十一年(1294)春正月鎮壓黎民起義後,為了昭示威德而作。其二為「踞石吞流」石刻,學大15厘米半見方,直書陰刻,朱□鑒題,無年款。1923年陳漢光題刻「撫之化之」石刻,字大25厘米見方,橫書楷體陰刻。下有17厘米見方的「癸酉秋末至東方村開會」和「陳漢光題」,分兩行,均橫書。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大元軍馬屯兵場
大元軍馬屯兵場位於新街鎮附馬村。
附馬村,有文、吉、符等12個姓氏1600多人,其中文姓據傳為南宋名臣文天祥的後裔。至今在附近的缺口嶺下,仍有一處「大元軍馬到此」的摩崖石刻,佐證元朝至元七至十六年(1285~1294年),世祖忽必烈多次舉兵伐黎,的確來到過東方。嶺下附馬村東南面的跑馬道和練馬場正是700年前元僉海北海南肅政廉訪司事大都軍行部率「大元軍馬」軍屯練兵的場所。
大雅坡縣治遺址
大雅坡縣治遺址位於感城鎮生旺村大雅坡上,依山傍水。明萬曆十年(1582),為更好地控制黎地和防禦海盜,感恩縣治從中和鄉(今感城村)東遷大雅坡(今生旺村),故感恩縣當時也稱大雅縣。大雅坡感恩縣治呈方形,每邊長約300米,城牆高約3米,頂寬3米,內土外石,城辟東、南、西三個城門和北部一個小門,城門由三合土磚砌。城外有護城壕,寬5-7米,東部最深處尚達3米。遺址保存一段20米長的石砌城牆,出土衙署宮殿的牆基,明代的磚和瓦當以及陶瓷器。該遺址對研究明代感恩縣的政治、經濟和軍事以及民族關系有很大的參考價值。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樓公墳
樓公墳位於感城鎮布磨村東知縣嶺南麓。樓公,名吉福,黎族峒首,土官。其墓建於明成化四年(1468),坐東北向西南,佔地面積約30平方米。墓碑刻「感恩縣土官知縣樓公之墳」。為花崗岩石砌造,由墓和頂的石層兩部組成。石砌墓分五層,底四層均為長方體,向上逐層收分,第五則比第四層外伸出4-8厘米,四周成斜坡瓦隴狀,坡高4厘米,第五層之上砌歇山頂小石屋。為三進院落。第一進和第二進屋中分別置有石香爐和墓碑,不巧玲瓏。第三進無物。該墓曾被盜過。墓身石板也被撬移位數厘米,但保存基本完好。為研究明代的葬制、葬俗和民族問題提供了依據。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蠓蟻墳
蠓蟻墳位於羅帶區月村西干水塘沿岸坡上。墓主高事音,明末感恩縣北富鄉人(今羅帶鄉月村)。幼小就諳熟騎射,成人後服役軍中,勇略過人。明末「黎亂」,不少村莊遭劫,高事音遂率鄉勇征黎,兵敗。撤退時驅馬入月村干水塘飲水,被追擊的黎人射殺於塘中。傳說屍首漂到岸上,蠓蟻堆土營葬,故名「蠓蟻墳」。現墓為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重修。坐南向北,佔地面積約25平方米。有碑亭,高約3.5米,墓封土高約3米,墓前立石碑3塊,主碑中署「大明始祖功著忠勇諱事音高三公之墓」,墓保存尚好。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王道熙墓
王道熙墓位於羅帶鄉十所村。王道熙(1875-1931),清代北富鄉十所村人(今羅帶鄉十所村),清宣統三年(1911)考取拔貢,初授江西直隸州州判,民國十至十五年(1921-1926)為感恩縣兩任民選縣長,是感恩設縣以第一個主政感縣的感恩人。從政期間,他興利除弊,打擊貪官污吏,減免苛捐雜稅,改革社會風氣,提倡辦學,為官清廉,政績可嘉,得到邑人的擁戴。墓建於1931年,由於孫及昌感兩縣名流捐款營造。坐西向東。佔地面積約100平方米。墓呈方形,券頂磚砌。由墓道、碑林和墓亭組成。該墓「文革」期間被毀。1983年其子孫重修。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近現代
八所「萬人坑」
位於八所鎮西南部的海濱沙丘。面積約200平方米。1939年秋,日本侵軍佔領了昌感沿海地區。為了掠奪聞名於世的石碌富鐵礦資源,便從其佔領區內的廣州、上海、江門、香港、澳門、台灣等地,強抓或誘騙民工及1000多名英國、印度、加拿大等國戰俘來到海南島,為修建石碌礦山及其附屬工程石八鐵路,八所港及東方水電站充當苦役。其中投入八所港工程修建的勞工就有2萬多人。勞工在日本侵略者的屠力和皮鞭下受盡迫害,自1941年3月八所港開始動工修建,至1943年5月建成使用,2萬多勞工只倖存下2000人左右。日本侵略者在港口東南方約1公里處的荒灘上,挖了約200多平方米的大坑,將死者全拋到坑裡,大坑裡層層疊疊地填滿了屍骨,這就是「萬人坑。」它是日寇侵瓊、掠奪中國人民財富、殘殺中國勞工的罪證,是進行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課堂。現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12年8月被該遺址處的紀念碑被當地政府推倒,正預備重建
橫四特司令部舊址
位於新街鎮北黎村西南的高地上。北黎,面臨有北黎港,是瓊西陸海交通的要沖,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1939年秋,侵華日軍佔領了昌感沿海的各個港口,在北黎設立了日本橫須賀軍港第四特別陸戰隊司令部(簡稱橫四特司令部),是日本侵略軍在瓊西的重要軍事基地和屠殺日誌士的魔窟。日軍投降後,此地由國民黨部隊接管,成為反共反人民的據點。解放後為共產黨駐軍某部的營地至今。舊址佔地面積有2000多平方米,現存橫四特司令部辦公大樓,一間彈葯庫和軍火庫。辦公樓建於1939年冬,為東洋式建築,鋼筋水泥結構,闊112米,進深15米,中間正門上方有水泥鋼筋修建的崗樓,內部則以木板隔成大小不一的日式風格的房間。現外貌基本保持完好。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麥家祠慘案舊址
位於感城鎮感城村西北角的麥家祠內。麥家祠建於民國初年。1945年9月3日,日本天皇宣布無條投降,抗日戰爭結束。當時,瓊崖特委南區軍事指揮部(專門負責日偽軍受降和擴大武裝力量)昌感縣委派第二支隊第三大隊副政委張愚和和昌感聯縣副縣長王廷俊帶領新編的第八中隊和地方民兵共103人,到感城外圍活動,准備接受日軍武器。但張、王二人盲目運行,喪失警惕,把部隊開進麥家祠駐扎。日偽軍拒絕向中國部隊投降,偽軍和日頑軍這時乘機糾集300餘人的兵力,突然對麥家祠發動圍攻。解放軍與敵激戰五、六個小時,由於日軍的暗中配合,加上中方援兵增援不及,又錯誤地死守麥家祠不肯突圍。結果除4人外,王、張和其餘97名戰士壯烈犧牲,日偽頑軍聯合製造了「麥家祠慘案」。舊址佔地面積約100多平方米,為二進格局,由正房、廂房和走廊組成。正房為面闊三間,進深13檁,硬山頂式磚瓦木結構。外有圍牆。1983年,人民政府進行了維修。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解放海南烈士陵墓
位於新街鎮北黎村西面的北黎河岸高地上。1950年4月22日,黃竹、美亭大決戰後,敵軍全線潰退南逃,解放軍43軍129師一個團行程六百多里,5月1日凌晨2時,向駐守小嶺村敵軍發起進攻,全殲守敵,這是解放海南的最後一戰。50年代,為紀念解放海南犧牲的烈士規章建造的。佔地面積約1500平方米,陵墓由正門、墓道、方塔、墓地和紀念碑組成。正門為拱形,高約6米,寬4.4米,兩邊翼展各8米,拱形橫額中間書「解放海南烈士陵墓。兩邊飾以花草圖案,並延伸到翼展。墓道長約100米,中央立一高約4.5米的三層磚砌方塔,頂部對角飾四個大鵬鳥。墓地(陵墓),由水泥建造,略似方形,長13.5米,寬12.8米,高1.2米,中央立紀念碑,高4.5米,頂端飾五角星。正面陰刻」。為解放海南犧牲的烈士們「永垂不朽」。陵墓外有高1米的圍牆和墓門。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海南鐵路博物館
海南鐵路博物館位於東方市八所鎮濱海南路港灣大酒店旁,成立於2005年,由原海南鐵路總公司(已被粵海鐵路收購)辦公用地改建。
7、(2012?寧德)小軍的爸爸攜全家駕車去三都澳碼頭遊玩,在路途中,路邊竄出一隻小貓,他緊急剎車才沒撞到
A、從圖象可知,速度急劇減小時間是9:06,所以說緊急剎車發生在9:06,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
B、由圖象可知,在9:02-9:06時間段內的士車速度是60km/h,汽車在做做勻速直線運動,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
C、從圖象可知,在9:00-9:11時間段內他駕車的最大速度為60千米/時,最小速度為0千米/時,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
D、從圖象可知,在9:00-9:11時間段內他駕車的最大速度為60千米/時,最小速度為0千米/時,平均速度一定小於60千米/時,故D錯誤、符合題意.
故選D.
8、寧德市區,去三都澳斗姆島遊玩?
大約20分鍾就會到了,早上8;30分前出發吧,船票一人40元,車費好像是16元,海上有海上酒家,可以在那吃飯,一人大約花50元吧,上次我們16人去,才花了1000元,那裡很好玩的!
望採納!
9、三都澳旅遊攻略,寧德三都澳好玩嗎
寧德三都澳乘車路線:
三都澳旅遊區在城澳旅遊碼頭開辟了「城澳—斗姥風景區」海上旅遊客輪,實行基本按時對開,不需包船來回,降低了遊客旅行成本,縮短了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