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惠安有哪些景點
中新花園,崇武古城,崇武西沙灣,洛陽橋,科山公園·施良將軍墓別去,巨龍小鎮,惠安黃塘那,筆架山··太遠交通不方便,
2、惠安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惠安縣-旅遊 景點有
西郊科山(高士峰)文化風景區著名,山上有庄先生(庄應禎)祠、劉望海祠,山麓建治山治水紀念碑、烈士紀念碑。北郊平山寺風光宜人。黃塘一片瓦寺(張瓦石室)巨岩幽洞,別有天趣。洛陽橋(萬安橋)為宋建跨海石橋,對研究我國橋梁建築及石雕、碑刻藝術有重要價值,橋南有北宋泉州太守、督修洛陽橋的蔡襄祠堂。明建崇武城歷為海防要地,名將戚繼光、鄭成功曾據此練兵、抗倭,是全國保存較完整的石構古城;大山龍喉岩後有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在凈峰寺可望海潮觀日出。螺陽盤龍山下唐武威軍節度史王潮墓為福建現存較大的古代石構墓室。名勝古跡還有南浦沙格靈慈宮(媽祖宮)、黃塘岩峰寺(白岩寺)石刻造像、塗嶺虎岩寺、「福建林氏始祖」晉安郡王林祿墓、螺陽「開閩吳氏始祖」唐戶部大司徒吳仁祿陵墓。 山霞青山灣 山霞青山灣:山霞青山灣位於惠安縣山霞鎮, 是閩東南地區一處不可多得的海濱避暑勝地。連綿13公里的秀麗沙灘上,沙質細膩、無一礁石,具有海平面開闊、大陸架平坦、風浪較小的特點。沙灘寬達百米,適合娛樂、休閑,又可開展游泳、沙灘運動及水上運動等體育運動項目,是一個世界不多、中國少有的天然海濱浴場。輞川海邊---鳥的天堂:惠安縣輞川鎮海邊的鯉魚島與埔崎山青龍橋側是「鳥的天堂」。
鯉魚島與青龍橋的直線距離約3-4公里,島上面積大約500多畝,是一座圓形小島,島上只有一座寺廟,現有看寺老人居住。青龍橋和鯉魚島上的長期「住客」是數萬只各類的鳥兒,其中大部分為白鷺、還有猴面鷹等珍稀的國家級保護鳥類。每天的清晨及傍晚,是小島最忙碌的時候,數萬只鳥兒或起飛或歸巢,黑壓壓、白茫茫的鳥群在小島上和埔崎山青龍橋側飛翔。鳥叫聲不絕於耳,鳥兒在樹頂處歡騰雀躍,環境相當宜人,是一道很亮麗的景色。
鯉魚島和青龍橋側的埔崎山位於海邊的灘塗間,適合鳥類居住,兩處又人跡極少,特別是青龍橋這古老的石板橋古跡處交通更不方便。此兩處是很好旅遊去處。靈山聖墓 伊斯蘭教聖墓,是中國現存最古老最完好的伊斯蘭教聖跡,在清源山風景區靈山景區內,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據明代何喬遠《閩記》記載:唐武德年間(公元618年-626年),穆罕默德遣四賢徒來華,一賢傳教廣州;二賢傳教揚州;三賢和四賢則傳教泉州,兩人卒後葬於靈山。下葬當夜山光顯發。現存兩墓並列,墓蓋用花崗岩雕刻,墓後倚山建馬蹄形迴廊,高約3米,迴廊中的幾根石柱頗似織布的梭子。廊內有歷代石碑5方,正中的阿拉伯文輝綠岩碑刻,記述兩位先賢在法厄福爾時代(學者考證:「法厄福爾系古代阿拉伯對唐朝皇帝的稱呼」)來到這個國度。墓前方有天然巨石一塊,風吹欲動,手推能晃,俗稱「風動石」,明代知府周道光題刻「碧玉逑」三個大字。這塊風動石是泉州著名八景之一,曰「玉球風動」。山間林木蓊鬱、綠草如茵,半山腰有一座別具風格的異邦古墓。墓室為方形,上有石亭。兩座伊斯蘭塔式石墓平列並排,底座雕琢著蓮花瓣圖案,承托著碩長的圓拱狀墓蓋石。墓室坐北朝南,其東、西、北三面依山環築馬蹄形迴廊,用以裝飾和阻擋山洪、流沙的侵襲。墓室、迴廊、墓庭和石台的地面全用雕琢平整的花崗石鋪砌,顯得十分潔凈、素雅和古樸。伊斯蘭教創立初期,傳教士響應穆罕默德「你們尋求知識吧,即使遠在中國」的號召,與阿拉伯商人沿著海上絲綢之路一同前來,泉州成了伊斯蘭教傳入中國最早的地區之一。《閩書》載:靈山「有默德那國二人葬焉,回回之祖也。回回家言:『默德那國有嗎喊叭德(註:即穆罕默德)聖人,門徒有大賢四人,唐武德(公元618-626年)中來朝,遂傳教中國, 一賢傳教廣州,二賢傳教揚州,三賢、四賢傳教泉州,卒,葬此山。』然則二人唐時人也。二人自葬是山,夜光顯發,人異而靈之,名曰聖墓……」《閩書抄》說他倆一名沙謁儲,一名我高仕。相傳他們葬後,靈異顯聖,閩南俗語曰「聖」曰「靈」。所以地叫「靈山」,墳稱「聖墓」,村名「樂園」,含有靈異和尊敬雙重意思。聖墓近旁有數以百計的元代和元代以前來泉州的阿拉伯穆斯林古墓,還有明、清以來泉州穆斯林的墳墓。每屆開齋節和古爾邦節,許多泉州地區的回民和穆斯林總要集體來此「游墳」,首先拜謁兩位先賢墓、誦念《古蘭經》,然後祭掃各自的祖墳。 聖墓的右前方,有一塊可坐百人的大石,石上托著一塊數十噸重的巨石,手推能晃,風吹輒動,俗稱「風動石」。明代萬曆年間泉州知府周道光題字其上,名之曰:「碧玉球」。它被國內外穆斯林認為是真主神異的安排,把它與伊朗伊斯法罕的伊斯蘭教賢哲墓前的晃塔同樣珍視;也引得萬千遊客慕名而來。 楊阿苗故居 楊阿苗故居:楊阿苗故居位於鯉城區江南鎮亭店村,建於清光緒年間(公元1875-1908年),歷時13年,以建築堂皇富麗、平面布局獨到而聞名遐邇,富有閩南民居的特色。 楊阿苗,名嘉種,菲律賓華僑,宅建於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至宣統辛亥年(1911年)全部完工,歷時18年,三進五開間,懸山式屋頂,東西兩側各有護厝一組。屋前大石埕圍以三面磚牆,主體建築前辟一大庭院,兩側的東西梢間與東西廂房之間又各自形成兩個直向小巧的庭院,俗稱「五梅花天井」。整座建築顯得美觀大方,寬敞明亮。房屋內外的牆上、檐下、壁間、柱頭和門窗裝飾著十分精美的木雕、磚雕、漆雕、灰雕和輝綠岩、花崗岩石雕。採用透雕、浮雕和平雕手法,精雕細琢大量的珍禽異獸、花鳥游魚、山水人物、三國故事、博古圖案,廳堂壁垛摹刻唐顏真卿、宋蘇軾、明張瑞圖、清吳魯等古代書畫家的書法藝術作品。整座建築富麗堂皇,在閩南民間建築中並不多見。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楊阿苗故居不僅以富麗堂皇的建築雕刻出名,建築細節中的雕刻、彩繪等也屬於閩南建築中的精品,在它的廳堂壁垛篆刻有唐代顏真卿、宋代蘇軾、明代張瑞圖、清代吳魯等古代書畫家的藝術作品。可由於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的長期影響,目前已出現多方面的病變,特別是最具藝術價值的建築表面裝飾彩畫病變非常嚴重。
六勝塔六勝塔:六勝塔位於石獅市石湖村釵山上,是八角五層塔心柱仿木樓台閣式花崗岩石結構,為北宋政和年間僧人募資建造,元代重修,是海船進出泉州灣的重要航標。 史載,北宋政和年間(公元1111年-1117年),高僧祖慧、宋什等通過募捐建六勝塔於山坳,南宋景炎二年(公元1227年),該塔被元軍毀壞。根據民間傳說,1276年,南宋端宗趙昰被擁於福州,受元軍所逼,流亡閩南,又為蒲壽庚所阻,進泉州城未遂,一度避居石湖,並在此建行宮,後由石湖出海,死於硇洲(今廣東吳川縣南海)。石湖因而遭到元軍報復性的洗劫,六勝塔亦未能倖免。嗣後,海上貿易繼續發展,蚶江再度繁榮,民居稠密,番船所經,風檣林立。元順帝至元二年(公元1336年),蚶江富商巨賈凌恢甫鳩資重建。其後,該塔歷盡滄桑,1961年5月被定為福建省第一批重點文物,1984年由省政府撥款修茸一新,同時收入「九年義務教育三年制初級中學教科書」《中國歷史》第二冊。六勝塔是研究宋元建築與藝術的珍貴實物。該塔系花崗石閣樓式結構,高36.6米,底圍約47米,八角五層,其雕刻精工,雄偉壯麗,可與泉州東西塔相媲美。此塔另一個與眾不同的地方,就是每層塔的橫樑上都刻著建造者的姓名和時間。底層南面拱門的門額上懸著一塊「華帶碑」,刻著「萬壽塔」,上款「檀越錦江凌恢甫立」(註:蚶江別稱錦江),下款「至元丙子臘月建」(公元1336年)。以上逐層所刻的建築時間是:第二層「歲次子丑十一月」(公元1337年),第三層「歲次戊寅十月」(公元1338年),第四層「歲次已卯正月」(公元1339年),第五層「歲次已卯三月」。據此而知,此塔前後歷經4年才建成。六勝塔建成至今,遭受多次地震,尤其是1604年泉州域之八級震,卻安然無恙。
3、惠安旅遊景點大全 惠安有什麼好玩的景點
惠安縣是福建省泉州市下轄的一個縣,位於福建省東南沿海,東北部介於泉州灣和湄洲灣之間,東臨台灣海峽。
一、惠安大三寶:古城、惠女、洛陽橋。
1、崇武古城
崇武古城座落在惠安縣東南廿四公里的崇武半島南端突出部,三面臨海,西連陸地,往北與莆田的南日、湄州互為犄角,往南與晉江的永寧、祥芝互為犄角,東臨台灣海峽,近處海域遍布島嶼與礁石,易守難攻,戰略位置十分顯著,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
崇武古城真正有價值的是那些石巷,而不是那片古城圍起來需要買門票的海灣。當然,輕薄碧浪,細沙林風還是值得遠道而來的你好好放肆一番。海灣旁的那些四大名著人物石雕也不要錯過。
2、惠安女
惠安女最具特色的是其服飾,是福建最為亮麗的風景之一。有好事者總結得出「封建頭、民主肚、節約衣、浪費褲」,這十二字恰到其分地描述出惠安女服飾的主要特點。
惠安女服飾的特點是當地民情決定的。惠安臨海,土地貧瘠,於是當地男人出海打漁,留下惠安女在家料理家務。除了養殖雞鴨、播種蔬菜,更要拉網、伐木、斬石、建房,完成大量重體力活。而闊腿寬腰,束臂縮腰的服飾能滿足她們大幅度運動的要求。惠安海灘多粗砂,風卷狂砂,包緊的頭巾可以幫助惠安女避開烈日、海風、砂石的侵蝕。然而惡劣的工作環境畢竟還是給惠安女留下了痕跡,溝溝壑壑、黝黑發亮的面龐,雖與深閨中的千金大相徑庭,卻勾畫出她們的勤勞善良。
3、洛陽橋
位於惠安南部的洛陽橋,雖在古跡繁多的八閩大地並不引人注目,但在橋梁史上卻大有來頭,唯中國古代四大橋梁之一,有「南洛陽,北趙州」之稱,更有「海內第一橋」之譽。它的地位主要建立在兩個基礎上:一是它採用了新型建橋方法,即在江底築造長堤,而後在石堤上用條石橫直壘砌橋墩,成為現代橋梁工程中「筏形基礎」的先驅;二是為橋墩更加牢固,巧妙地利用繁殖「礪房」的方法,在橋墩處養殖海蠣,利用海蠣結殼在縫隙間來聯結膠固石塊,這應該是世界上最早在建築上使用的生物技術了吧。
二、惠安小三寶:石雕、施墓、解放軍廟
1.石雕
惠安崇武是中國著名的石雕之鄉,世世代代繁衍生息在這里的崇武人,用自己永不服輸的靈巧雙手,發展出世界一流的石雕工藝。
汽車剛下高速,沿途就是各式石雕夾道,各石雕廠把自己的產品陳列於幹道兩側,具有強烈的廣告效果,那些作品無論形象的、抽象的,還是人物的、動物的,皆工藝精湛,令人嘆為觀止。另一處欣賞石雕的所在是崇武古城游覽區里的石雕園,曠闊的沙灘邊和綿亘的海岸線排滿了工匠們的不同主題作品,均以簡煉的刀工鐫刻出形態傳神的流暢線條。
2.施墓
施琅和施士倫父子的墓葬都在惠安黃塘鎮,都是「欽賜祭葬」,都是康熙皇帝下諭,二者相距僅幾公里。
施琅(1621—1696)晉江衙口人,初為鄭芝龍部下,後判鄭降清,官至福建水師提督。清康熙二十二年,因平定台灣有功,被授予靖海將軍,晉封靖海侯,卒後贈太子少傅,葬於惠安黃塘鎮虎窟村山麓。墓碑中刻「皇清光祿大夫太子少傅靖海將軍襄壯施公賜塋」,兩側刻「一品夫人王氏,一品夫人黃氏」。墓坐北朝南,墓區由北而墓區由北而南,上下分五個坪台,依次立有文武翁仲四尊、馬、虎、羊、獅、華表各一對,以及康熙三十七年諭祭碑亭、欽賜祭葬墓坊、龜趺碑亭。此墓外觀規模為閩南最大的清代墓葬。石雕相當精緻,具有一定藝術價值。
3.解放軍廟
全國唯一的「解放軍廟」。1949年9月17日,葉飛兵團28軍84師251團部分官兵抵達崇武西沙灣,當日五名戰士為從空襲中解救只有十三歲的小女孩而犧牲,另有十九名士兵戰死沙場。當地群眾在附近沙地將烈士隆重安葬,按當地風俗在墳墓上搭起一個十二平方米小房子以供紀念。因此,當地民間稱呼他們是「24大人」。半個多世紀以來,被救的小女孩從為人母到當了奶奶,始終以惠安女虔誠的方式到「24大人」墳前祭奠。一九九三年,她帶頭捐獻省吃儉用積攢的六萬元,同時忍辱負重四處「化緣」,湊足錢蓋起正殿等建築,同時請進在崇武海域犧牲的其他三名解放軍戰士,正式命名為「27君廟」。
4、惠安旅遊景點有哪些
1、崇武古城
崇武古城是我國現存最完整的花崗岩濱海石城-崇武古城,位於惠安崇武半島上。是我國古代東南海疆的一座抗倭名城。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崇武半島在我國古代的海防史上佔有重要地位。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為防備海盜倭寇,江夏侯周德興在崇武建造城池。同時,崇武還有被譽為"中國八大最美海岸線"之一的崇武海岸。
2、華光文博園
華光文博園,是一座令人心醉神迷的文化大觀園。這里不光有縷縷書香與脈脈溫情的存在,更有視覺的沖擊、思想的碰撞相互掩映於寬廣博大的象牙塔里。她是華光人的「詩意棲息地」,一代又一代的師生盡情地沐浴在這天地之間,靜謐而溫馨,幽雅而自由。
3、凈峰寺
凈峰寺位於福建省泉州市惠安縣凈峰鎮凈峰山,東臨凈峰惠女灣,南臨大港灣,北與凈峰蓮城衛城相遙望。弘一法師曾在此研究佛學,是惠安縣數座唐建寺廟中唯一延續至今沒被廢沒的千年古剎,並於2013年11月05日經被評為3A級旅遊景區。
4、潮樂村
潮樂村是一個行政村,位於崇武半島,東鄰蓮西村,西、南鄰西華村。宋代,域中有水潮庵,為當境神明,名"海潮堡";明代建城後,軍民雜處,附建各事同集此庵,又名"樂善堡"。由此各取一字合成稱"潮樂境"。又這里因臨海,每有"觀潮之樂"。
5、陳金城陳伯達故居
陳金城、陳伯達故居位於洛陽鎮梅嶺村,是一處革命老區村,也是泉州前往省城的古驛道的必經之路。南宋時期的朱熹曾經路過這里,發現此村形如五瓣梅花,真乃風水寶地。他對身邊的人說,此乃風水寶地也,後必出異人。
5、惠安都有哪些好玩的地方?
惠安好玩的地方有:
崇武古城
● 洛陽橋
● 凈峰寺
● 科山寺
● 科山森林公園
● 中新花園
● 中國雕藝城
● 一片瓦寺
● 平山寺
● 溪濱公園
● 山霞青山宮
● 山霞青山灣旅遊度假村
● 洛陽雲蓋寺
● 洛陽陳金城、陳伯達故居
● 塗寨安固石亭
● 崇武半月灣
● 崇武西沙灣
● 崇武赤湖海濱森林公園
● 崇武石雕博覽園
● 小岞惠女民俗風情保護區
● 大岞山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
● 音樓山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
● 輞川虎嶼岩景區
● 輞川侯卿古驛道
● 張坂大墜島
● 百崎歷史人文旅遊區
● 凈峰金熊觀賞園
● 紫山筆架山
● 塗寨文筆峰
● 黃塘施琅將軍陵園
● 螺陽王潮墓
● 螺陽盤龍古驛道
● 螺陽靈山仙境
● 武功大夫第
● 解放軍烈士廟
● 獺窟媽祖廟
● 玉嶺古寺
6、泉州惠安有什麼地方最好玩
惠安縣是福建省泉州市下轄的一個縣,位於福建省東南沿海,東北部介於泉州灣和湄洲灣之間,東臨台灣海峽。
一、惠安大三寶:古城、惠女、洛陽橋。
1、崇武古城
崇武古城座落在惠安縣東南廿四公里的崇武半島南端突出部,三面臨海,西連陸地,往北與莆田的南日、湄州互為犄角,往南與晉江的永寧、祥芝互為犄角,東臨台灣海峽,近處海域遍布島嶼與礁石,易守難攻,戰略位置十分顯著,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
崇武古城真正有價值的是那些石巷,而不是那片古城圍起來需要買門票的海灣。當然,輕薄碧浪,細沙林風還是值得遠道而來的你好好放肆一番。海灣旁的那些四大名著人物石雕也不要錯過。
2、惠安女
惠安女最具特色的是其服飾,是福建最為亮麗的風景之一。有好事者總結得出「封建頭、民主肚、節約衣、浪費褲」,這十二字恰到其分地描述出惠安女服飾的主要特點。
惠安女服飾的特點是當地民情決定的。惠安臨海,土地貧瘠,於是當地男人出海打漁,留下惠安女在家料理家務。除了養殖雞鴨、播種蔬菜,更要拉網、伐木、斬石、建房,完成大量重體力活。而闊腿寬腰,束臂縮腰的服飾能滿足她們大幅度運動的要求。惠安海灘多粗砂,風卷狂砂,包緊的頭巾可以幫助惠安女避開烈日、海風、砂石的侵蝕。然而惡劣的工作環境畢竟還是給惠安女留下了痕跡,溝溝壑壑、黝黑發亮的面龐,雖與深閨中的千金大相徑庭,卻勾畫出她們的勤勞善良。
3、洛陽橋
位於惠安南部的洛陽橋,雖在古跡繁多的八閩大地並不引人注目,但在橋梁史上卻大有來頭,唯中國古代四大橋梁之一,有「南洛陽,北趙州」之稱,更有「海內第一橋」之譽。它的地位主要建立在兩個基礎上:一是它採用了新型建橋方法,即在江底築造長堤,而後在石堤上用條石橫直壘砌橋墩,成為現代橋梁工程中「筏形基礎」的先驅;二是為橋墩更加牢固,巧妙地利用繁殖「礪房」的方法,在橋墩處養殖海蠣,利用海蠣結殼在縫隙間來聯結膠固石塊,這應該是世界上最早在建築上使用的生物技術了吧。
二、惠安小三寶:石雕、施墓、解放軍廟
1.石雕
惠安崇武是中國著名的石雕之鄉,世世代代繁衍生息在這里的崇武人,用自己永不服輸的靈巧雙手,發展出世界一流的石雕工藝。
汽車剛下高速,沿途就是各式石雕夾道,各石雕廠把自己的產品陳列於幹道兩側,具有強烈的廣告效果,那些作品無論形象的、抽象的,還是人物的、動物的,皆工藝精湛,令人嘆為觀止。另一處欣賞石雕的所在是崇武古城游覽區里的石雕園,曠闊的沙灘邊和綿亘的海岸線排滿了工匠們的不同主題作品,均以簡煉的刀工鐫刻出形態傳神的流暢線條。
2.施墓
施琅和施士倫父子的墓葬都在惠安黃塘鎮,都是「欽賜祭葬」,都是康熙皇帝下諭,二者相距僅幾公里。
施琅(1621—1696)晉江衙口人,初為鄭芝龍部下,後判鄭降清,官至福建水師提督。清康熙二十二年,因平定台灣有功,被授予靖海將軍,晉封靖海侯,卒後贈太子少傅,葬於惠安黃塘鎮虎窟村山麓。墓碑中刻「皇清光祿大夫太子少傅靖海將軍襄壯施公賜塋」,兩側刻「一品夫人王氏,一品夫人黃氏」。墓坐北朝南,墓區由北而墓區由北而南,上下分五個坪台,依次立有文武翁仲四尊、馬、虎、羊、獅、華表各一對,以及康熙三十七年諭祭碑亭、欽賜祭葬墓坊、龜趺碑亭。此墓外觀規模為閩南最大的清代墓葬。石雕相當精緻,具有一定藝術價值。
3.解放軍廟
全國唯一的「解放軍廟」。1949年9月17日,葉飛兵團28軍84師251團部分官兵抵達崇武西沙灣,當日五名戰士為從空襲中解救只有十三歲的小女孩而犧牲,另有十九名士兵戰死沙場。當地群眾在附近沙地將烈士隆重安葬,按當地風俗在墳墓上搭起一個十二平方米小房子以供紀念。因此,當地民間稱呼他們是「24大人」。半個多世紀以來,被救的小女孩從為人母到當了奶奶,始終以惠安女虔誠的方式到「24大人」墳前祭奠。一九九三年,她帶頭捐獻省吃儉用積攢的六萬元,同時忍辱負重四處「化緣」,湊足錢蓋起正殿等建築,同時請進在崇武海域犧牲的其他三名解放軍戰士,正式命名為「27君廟」。
7、惠安有什麼好玩的景點
惠安縣-旅遊 景點有
西郊科山(高士峰)文化風景區著名,山上有庄先生(庄應禎)祠、劉望海祠,山麓建治山治水紀念碑、烈士紀念碑。北郊平山寺風光宜人。黃塘一片瓦寺(張瓦石室)巨岩幽洞,別有天趣。洛陽橋(萬安橋)為宋建跨海石橋,對研究我國橋梁建築及石雕、碑刻藝術有重要價值,橋南有北宋泉州太守、督修洛陽橋的蔡襄祠堂。明建崇武城歷為海防要地,名將戚繼光、鄭成功曾據此練兵、抗倭,是全國保存較完整的石構古城;大山龍喉岩後有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在凈峰寺可望海潮觀日出。螺陽盤龍山下唐武威軍節度史王潮墓為福建現存較大的古代石構墓室。名勝古跡還有南浦沙格靈慈宮(媽祖宮)、黃塘岩峰寺(白岩寺)石刻造像、塗嶺虎岩寺、「福建林氏始祖」晉安郡王林祿墓、螺陽「開閩吳氏始祖」唐戶部大司徒吳仁祿陵墓。 山霞青山灣 山霞青山灣:山霞青山灣位於惠安縣山霞鎮, 是閩東南地區一處不可多得的海濱避暑勝地。連綿13公里的秀麗沙灘上,沙質細膩、無一礁石,具有海平面開闊、大陸架平坦、風浪較小的特點。沙灘寬達百米,適合娛樂、休閑,又可開展游泳、沙灘運動及水上運動等體育運動項目,是一個世界不多、中國少有的天然海濱浴場。輞川海邊---鳥的天堂:惠安縣輞川鎮海邊的鯉魚島與埔崎山青龍橋側是「鳥的天堂」。
鯉魚島與青龍橋的直線距離約3-4公里,島上面積大約500多畝,是一座圓形小島,島上只有一座寺廟,現有看寺老人居住。青龍橋和鯉魚島上的長期「住客」是數萬只各類的鳥兒,其中大部分為白鷺、還有猴面鷹等珍稀的國家級保護鳥類。每天的清晨及傍晚,是小島最忙碌的時候,數萬只鳥兒或起飛或歸巢,黑壓壓、白茫茫的鳥群在小島上和埔崎山青龍橋側飛翔。鳥叫聲不絕於耳,鳥兒在樹頂處歡騰雀躍,環境相當宜人,是一道很亮麗的景色。
鯉魚島和青龍橋側的埔崎山位於海邊的灘塗間,適合鳥類居住,兩處又人跡極少,特別是青龍橋這古老的石板橋古跡處交通更不方便。此兩處是很好旅遊去處。靈山聖墓 伊斯蘭教聖墓,是中國現存最古老最完好的伊斯蘭教聖跡,在清源山風景區靈山景區內,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據明代何喬遠《閩記》記載:唐武德年間(公元618年-626年),穆罕默德遣四賢徒來華,一賢傳教廣州;二賢傳教揚州;三賢和四賢則傳教泉州,兩人卒後葬於靈山。下葬當夜山光顯發。現存兩墓並列,墓蓋用花崗岩雕刻,墓後倚山建馬蹄形迴廊,高約3米,迴廊中的幾根石柱頗似織布的梭子。廊內有歷代石碑5方,正中的阿拉伯文輝綠岩碑刻,記述兩位先賢在法厄福爾時代(學者考證:「法厄福爾系古代阿拉伯對唐朝皇帝的稱呼」)來到這個國度。墓前方有天然巨石一塊,風吹欲動,手推能晃,俗稱「風動石」,明代知府周道光題刻「碧玉逑」三個大字。這塊風動石是泉州著名八景之一,曰「玉球風動」。山間林木蓊鬱、綠草如茵,半山腰有一座別具風格的異邦古墓。墓室為方形,上有石亭。兩座伊斯蘭塔式石墓平列並排,底座雕琢著蓮花瓣圖案,承托著碩長的圓拱狀墓蓋石。墓室坐北朝南,其東、西、北三面依山環築馬蹄形迴廊,用以裝飾和阻擋山洪、流沙的侵襲。墓室、迴廊、墓庭和石台的地面全用雕琢平整的花崗石鋪砌,顯得十分潔凈、素雅和古樸。伊斯蘭教創立初期,傳教士響應穆罕默德「你們尋求知識吧,即使遠在中國」的號召,與阿拉伯商人沿著海上絲綢之路一同前來,泉州成了伊斯蘭教傳入中國最早的地區之一。《閩書》載:靈山「有默德那國二人葬焉,回回之祖也。回回家言:『默德那國有嗎喊叭德(註:即穆罕默德)聖人,門徒有大賢四人,唐武德(公元618-626年)中來朝,遂傳教中國, 一賢傳教廣州,二賢傳教揚州,三賢、四賢傳教泉州,卒,葬此山。』然則二人唐時人也。二人自葬是山,夜光顯發,人異而靈之,名曰聖墓……」《閩書抄》說他倆一名沙謁儲,一名我高仕。相傳他們葬後,靈異顯聖,閩南俗語曰「聖」曰「靈」。所以地叫「靈山」,墳稱「聖墓」,村名「樂園」,含有靈異和尊敬雙重意思。聖墓近旁有數以百計的元代和元代以前來泉州的阿拉伯穆斯林古墓,還有明、清以來泉州穆斯林的墳墓。每屆開齋節和古爾邦節,許多泉州地區的回民和穆斯林總要集體來此「游墳」,首先拜謁兩位先賢墓、誦念《古蘭經》,然後祭掃各自的祖墳。 聖墓的右前方,有一塊可坐百人的大石,石上托著一塊數十噸重的巨石,手推能晃,風吹輒動,俗稱「風動石」。明代萬曆年間泉州知府周道光題字其上,名之曰:「碧玉球」。它被國內外穆斯林認為是真主神異的安排,把它與伊朗伊斯法罕的伊斯蘭教賢哲墓前的晃塔同樣珍視;也引得萬千遊客慕名而來。 楊阿苗故居 楊阿苗故居:楊阿苗故居位於鯉城區江南鎮亭店村,建於清光緒年間(公元1875-1908年),歷時13年,以建築堂皇富麗、平面布局獨到而聞名遐邇,富有閩南民居的特色。 楊阿苗,名嘉種,菲律賓華僑,宅建於清光緒二十年(1894年),至宣統辛亥年(1911年)全部完工,歷時18年,三進五開間,懸山式屋頂,東西兩側各有護厝一組。屋前大石埕圍以三面磚牆,主體建築前辟一大庭院,兩側的東西梢間與東西廂房之間又各自形成兩個直向小巧的庭院,俗稱「五梅花天井」。整座建築顯得美觀大方,寬敞明亮。房屋內外的牆上、檐下、壁間、柱頭和門窗裝飾著十分精美的木雕、磚雕、漆雕、灰雕和輝綠岩、花崗岩石雕。採用透雕、浮雕和平雕手法,精雕細琢大量的珍禽異獸、花鳥游魚、山水人物、三國故事、博古圖案,廳堂壁垛摹刻唐顏真卿、宋蘇軾、明張瑞圖、清吳魯等古代書畫家的書法藝術作品。整座建築富麗堂皇,在閩南民間建築中並不多見。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楊阿苗故居不僅以富麗堂皇的建築雕刻出名,建築細節中的雕刻、彩繪等也屬於閩南建築中的精品,在它的廳堂壁垛篆刻有唐代顏真卿、宋代蘇軾、明代張瑞圖、清代吳魯等古代書畫家的藝術作品。可由於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的長期影響,目前已出現多方面的病變,特別是最具藝術價值的建築表面裝飾彩畫病變非常嚴重。
六勝塔六勝塔:六勝塔位於石獅市石湖村釵山上,是八角五層塔心柱仿木樓台閣式花崗岩石結構,為北宋政和年間僧人募資建造,元代重修,是海船進出泉州灣的重要航標。 史載,北宋政和年間(公元1111年-1117年),高僧祖慧、宋什等通過募捐建六勝塔於山坳,南宋景炎二年(公元1227年),該塔被元軍毀壞。根據民間傳說,1276年,南宋端宗趙昰被擁於福州,受元軍所逼,流亡閩南,又為蒲壽庚所阻,進泉州城未遂,一度避居石湖,並在此建行宮,後由石湖出海,死於硇洲(今廣東吳川縣南海)。石湖因而遭到元軍報復性的洗劫,六勝塔亦未能倖免。嗣後,海上貿易繼續發展,蚶江再度繁榮,民居稠密,番船所經,風檣林立。元順帝至元二年(公元1336年),蚶江富商巨賈凌恢甫鳩資重建。其後,該塔歷盡滄桑,1961年5月被定為福建省第一批重點文物,1984年由省政府撥款修茸一新,同時收入「九年義務教育三年制初級中學教科書」《中國歷史》第二冊。六勝塔是研究宋元建築與藝術的珍貴實物。該塔系花崗石閣樓式結構,高36.6米,底圍約47米,八角五層,其雕刻精工,雄偉壯麗,可與泉州東西塔相媲美。此塔另一個與眾不同的地方,就是每層塔的橫樑上都刻著建造者的姓名和時間。底層南面拱門的門額上懸著一塊「華帶碑」,刻著「萬壽塔」,上款「檀越錦江凌恢甫立」(註:蚶江別稱錦江),下款「至元丙子臘月建」(公元1336年)。以上逐層所刻的建築時間是:第二層「歲次子丑十一月」(公元1337年),第三層「歲次戊寅十月」(公元1338年),第四層「歲次已卯正月」(公元1339年),第五層「歲次已卯三月」。據此而知,此塔前後歷經4年才建成。六勝塔建成至今,遭受多次地震,尤其是1604年泉州域之八級震,卻安然無恙。
8、惠安有什麼旅遊景點
惠安旅遊景點很多,主要是大三寶和和小三寶。
惠安縣是福建省泉州市下轄的一個縣,位於福建省東南沿海,東北部介於泉州灣和湄洲灣之間,東臨台灣海峽。
一、惠安大三寶:古城、惠女、洛陽橋。
1、崇武古城
崇武古城座落在惠安縣東南廿四公里的崇武半島南端突出部,三面臨海,西連陸地,往北與莆田的南日、湄州互為犄角,往南與晉江的永寧、祥芝互為犄角,東臨台灣海峽,近處海域遍布島嶼與礁石,易守難攻,戰略位置十分顯著,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
崇武古城真正有價值的是那些石巷,而不是那片古城圍起來需要買門票的海灣。當然,輕薄碧浪,細沙林風還是值得遠道而來的你好好放肆一番。海灣旁的那些四大名著人物石雕也不要錯過。
2、惠安女
惠安女最具特色的是其服飾,是福建最為亮麗的風景之一。有好事者總結得出「封建頭、民主肚、節約衣、浪費褲」,這十二字恰到其分地描述出惠安女服飾的主要特點。
惠安女服飾的特點是當地民情決定的。惠安臨海,土地貧瘠,於是當地男人出海打漁,留下惠安女在家料理家務。除了養殖雞鴨、播種蔬菜,更要拉網、伐木、斬石、建房,完成大量重體力活。而闊腿寬腰,束臂縮腰的服飾能滿足她們大幅度運動的要求。惠安海灘多粗砂,風卷狂砂,包緊的頭巾可以幫助惠安女避開烈日、海風、砂石的侵蝕。然而惡劣的工作環境畢竟還是給惠安女留下了痕跡,溝溝壑壑、黝黑發亮的面龐,雖與深閨中的千金大相徑庭,卻勾畫出她們的勤勞善良。
3、洛陽橋
位於惠安南部的洛陽橋,雖在古跡繁多的八閩大地並不引人注目,但在橋梁史上卻大有來頭,唯中國古代四大橋梁之一,有「南洛陽,北趙州」之稱,更有「海內第一橋」之譽。它的地位主要建立在兩個基礎上:一是它採用了新型建橋方法,即在江底築造長堤,而後在石堤上用條石橫直壘砌橋墩,成為現代橋梁工程中「筏形基礎」的先驅;二是為橋墩更加牢固,巧妙地利用繁殖「礪房」的方法,在橋墩處養殖海蠣,利用海蠣結殼在縫隙間來聯結膠固石塊,這應該是世界上最早在建築上使用的生物技術了吧。
二、惠安小三寶:石雕、施墓、解放軍廟
1.石雕
惠安崇武是中國著名的石雕之鄉,世世代代繁衍生息在這里的崇武人,用自己永不服輸的靈巧雙手,發展出世界一流的石雕工藝。
汽車剛下高速,沿途就是各式石雕夾道,各石雕廠把自己的產品陳列於幹道兩側,具有強烈的廣告效果,那些作品無論形象的、抽象的,還是人物的、動物的,皆工藝精湛,令人嘆為觀止。另一處欣賞石雕的所在是崇武古城游覽區里的石雕園,曠闊的沙灘邊和綿亘的海岸線排滿了工匠們的不同主題作品,均以簡煉的刀工鐫刻出形態傳神的流暢線條。
2.施墓
施琅和施士倫父子的墓葬都在惠安黃塘鎮,都是「欽賜祭葬」,都是康熙皇帝下諭,二者相距僅幾公里。
施琅(1621—1696)晉江衙口人,初為鄭芝龍部下,後判鄭降清,官至福建水師提督。清康熙二十二年,因平定台灣有功,被授予靖海將軍,晉封靖海侯,卒後贈太子少傅,葬於惠安黃塘鎮虎窟村山麓。墓碑中刻「皇清光祿大夫太子少傅靖海將軍襄壯施公賜塋」,兩側刻「一品夫人王氏,一品夫人黃氏」。墓坐北朝南,墓區由北而墓區由北而南,上下分五個坪台,依次立有文武翁仲四尊、馬、虎、羊、獅、華表各一對,以及康熙三十七年諭祭碑亭、欽賜祭葬墓坊、龜趺碑亭。此墓外觀規模為閩南最大的清代墓葬。石雕相當精緻,具有一定藝術價值。
3.解放軍廟
全國唯一的「解放軍廟」。1949年9月17日,葉飛兵團28軍84師251團部分官兵抵達崇武西沙灣,當日五名戰士為從空襲中解救只有十三歲的小女孩而犧牲,另有十九名士兵戰死沙場。當地群眾在附近沙地將烈士隆重安葬,按當地風俗在墳墓上搭起一個十二平方米小房子以供紀念。因此,當地民間稱呼他們是「24大人」。半個多世紀以來,被救的小女孩從為人母到當了奶奶,始終以惠安女虔誠的方式到「24大人」墳前祭奠。一九九三年,她帶頭捐獻省吃儉用積攢的六萬元,同時忍辱負重四處「化緣」,湊足錢蓋起正殿等建築,同時請進在崇武海域犧牲的其他三名解放軍戰士,正式命名為「27君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