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旅遊景點 » 化州的旅遊景點
擴展閱讀
曲阜三孔自駕游攻略 2020-09-01 11:49:01
泰國芭提雅自由行攻略 2020-08-27 00:04:19
廣州到重慶特價機票 2020-08-30 08:09:46

化州的旅遊景點

發布時間: 2021-03-18 15:54:40

1、化州有哪些旅遊景點

化州古八景:寶山積翠、立石中流、鑒水飛帆、驪珠波光、千秋夜月、龍崗盤石、鳳井鳴泉、登高野色為化州古八景。八景有的因景物變遷。已非昔日景點;有的則因建設被毀,不復存在。
琉璃泉
在化州市新安鎮,有一口古老的水井,名叫「琉璃泉」。古往今來,泉水流不斷,觀泉的遊客也不斷。明崇禎年間,鄉民壁土建庵於此,取名「琉璃庵」,文人墨客常會聚這里賦詩品茗。一郡城清宮遭難出逃到此,化法名善果,隱於庵中,削發當了和尚,收小和尚五名作伴。他率眾在崖下挖鑿了「琉璃井」,摘葉作茗侍待行人。古人曾為此泉寫下了「茗飲一盞賽新羅」的詩句。自此,「來試名泉一勺甘」者蜂至。琉璃泉水清如琉璃,它久旱不渴,比常水重5%,且久存不腐,即使沒有煮過,飲食也甘。用琉璃泉水泡本地出產的榕樹茶,茶色黃亮,香氣清幽,滋味醇厚,如飴似酒。附近一山村,老百姓常飲此泉,長壽者甚多。
鐵屎嶂、斑瓜嶂、尖崗嶺其中播揚鎮有豐富的葯材、香蕉、蠶桑、豐產林、水竹、優質水果等農產品資源,有化州第一、第二高峰鐵屎嶂(海拔579.8米)、斑瓜嶂(海拔577.5米)和扶蔭地生態風景區。
歡迎關注八十天環游網

2、化州市有什麼旅遊景點

倒流灣自然風景
羅江流經名教村時,被村前的護竹山攔腰阻隔。一瀉千里的羅江水流打了個360度的大轉彎,又向前奔涌而去,洪流滾滾,旋起了深深的旋渦。一會兒,水勢漸弱,水面平緩。每隔十餘分鍾,江濤又起,水聲震響,滔滔的江水又往回倒流。如此流轉往返,從早到晚,周而復始。倒流灣,水倒流。名教有個倒流灣的消息不脛而走,方圓數百里,人們紛至沓來,爭先一睹倒流灣的神采。村中的「倒流灣」因河水倒流而出名,形成一個奇特的自然景觀。遊人可在半裸的河床上戲水捉魚蝦,重拾久違的那份童趣。更有佳景「蟹湖景秀」,葉鋪水面、花出碧水,魚戲蓮葉……[詳細]

化州孔廟
在化州市寶山之南。又叫文廟。宋嘉定二年(1209)守范良輔遷舊學府於州治南厥,為孔廟建築奠定了基礎,後歷經元、明、清數代多次移建與重修,至清嘉慶五年(1800),孔廟建築格局始告形成,其中包括名宦祠、鄉賢祠、尊經閣和明倫堂、學政署、石龍書院等,組成了一個頗具特色的古建築群。孔廟建築群規模宏偉,佔地廣闊,約1萬多平方米。主體建築以大成殿為中心,南北成一條中軸線,左右建築對稱配列。廟前有開闊的廣場,矗立著柏木牌坊一座,坊上正中嵌「天下文樞」巨匾一方,行人至此,會感受到一種庄嚴肅穆的氣氛。牌坊旁有磚砌……[詳細]

化州溫泉康樂園
化州溫泉康樂園位於風光秀美、綠樹成蓋、環境幽雅清新的那務鎮境內,與廣東龍匯庄園共同組成粵西生態旅遊風光帶。 化州溫泉水質清純透明,經中山醫科大學鑒定,水中含有氟、偏硅酸、硫化氫等20多種對人體有益的元素,是優質復合熱礦泉,而且溫泉與冷泉並存,形成冷熱懸殊的珍稀鴛鴦泉,開發的前景很大。 化州龍泉發展有限公司將投入人民幣7000萬元,開發化州溫泉,將建成集旅遊、觀光、考察、商務、度假、休閑、療養、購物、娛樂於一體的南方溫泉療養中中心。……[詳細]

3、廣東省化州市平定鎮周邊有什麼旅遊景點

龐泉溝在交城縣,距離太原不是很遠所以和太原的天氣差不多,不過具體的還是看到時候天氣預報吧!既然是漂流就一定是在水中,所以建議大家最好穿簡單易乾的衣服並另帶一專身衣服,衣服最好是不要太薄或色彩太淡,要不萬屬一掉到水裡會很尷尬的!鞋子...

4、茂名化州有什麼地方好玩

放雞島在電白,森林公園在茂南區。樓上的亂回答。
http://ke.baidu.com/view/153347.htm#6
化州鼓樓 、石龍勝跡——羅州城及石龍郡城遺址、古八景、尖崗嶺等

5、化州有什麼景點和好玩的嗎

化州古八景:寶山積翠、立石中流、鑒水飛帆、驪珠波光、千秋夜月、龍崗盤石、鳳井鳴泉、登高野色為化州古八景。八景有的因景物變遷。已非昔日景點;有的則因建設被毀,不復存在。
琉璃泉
在化州市新安鎮,有一口古老的水井,名叫「琉璃泉」。古往今來,泉水流不斷,觀泉的遊客也不斷。明崇禎年間,鄉民壁土建庵於此,取名「琉璃庵」,文人墨客常會聚這里賦詩品茗。一郡城清宮遭難出逃到此,化法名善果,隱於庵中,削發當了和尚,收小和尚五名作伴。他率眾在崖下挖鑿了「琉璃井」,摘葉作茗侍待行人。古人曾為此泉寫下了「茗飲一盞賽新羅」的詩句。自此,「來試名泉一勺甘」者蜂至。琉璃泉水清如琉璃,它久旱不渴,比常水重5%,且久存不腐,即使沒有煮過,飲食也甘。用琉璃泉水泡本地出產的榕樹茶,茶色黃亮,香氣清幽,滋味醇厚,如飴似酒。附近一山村,老百姓常飲此泉,長壽者甚多。
鐵屎嶂、斑瓜嶂、尖崗嶺其中播揚鎮有豐富的葯材、香蕉、蠶桑、豐產林、水竹、優質水果等農產品資源,有化州第一、第二高峰鐵屎嶂(海拔579.8米)、斑瓜嶂(海拔577.5米)和扶蔭地生態風景區。

6、化州景點 清風樓·化州鼓樓·麗山·化州孔廟 ·集善山居具體地址是?門票是?急急....

清風樓·化州鼓樓不用看了,沒東西的。在路邊的。孔廟在教育局後面,5塊。麗山不用錢。集善山居不知道。

7、化州聲處好攬的,好玩的,化州哪裡有旅遊景點?

化州鼓樓 化州鼓樓
鼓樓,又名譙樓,鼓樓是我國古代的一種文化形態,值得大家細加考究。在化州縣政府大院前。是歷代州府、縣府的正大門,現為縣府、縣委的正大門。過去的樓上中廳置鍾鼓圖書為娛樂之所,故名。建於明嘉靖廿七年(1548年)。清康熙二年(1663年)全面整飾,擴建門面;乾隆十二年(1747年)再修建,民國廿六年(1937年)再修整。1986年春集資重修後,樓高13.1米,長11.4米,寬16.3米。佔地186平方米。改磚木結構為磚石混凝土結構。保持紅牆綠瓦,重檐翹角的古建築特點,上層四面回廓刻雲狀石欄,樓頂二龍戲珠。樓高門寬,正門前置石獅於左右。是縣重點保護文物單位。
石龍勝跡——羅州城及石龍郡城遺址
位於化州鎮東北隅的舊城嶺。羅州城始建於南朝梁(503~557年),為土築,南宋以後毀。解放初城址尚清晰,牆基凸出地面一至數尺不等。城為方形,面積10萬平方米。石龍古城,坐北向南,其板築夯土,城基大都猶存。經實測,石龍古城,東起濱江佬村,西至桄榔山,南過黑泥城,水靠大德嶺。今絲綢廠的前門外,便是當日古城的高門樓。古城東西寬330米,南北大300米,周長1260米,總面積11.4萬平方米,公元570年,陳朝調馮寶任石龍太守,冊封冼夫人為石龍夫人,其地點就在這里。冼太夫人和馮寶一家人在這里生活的時間很長,當時的石龍古城,景色秀麗,市井繁華,弦歌聞於百里外。今天,石公嶺古碼頭,榕樹灣古流口和古道、跑馬場、停馬場遺跡還依稀可見。宋紹興三年(1133)郡守李丹於河西築城(即今之化州城),比之羅州古城大約要晚500至600年。當年城址從河東遷於河西,「飛梁就樹」的傳說一直流傳下來。梁、陳兩朝為羅州及石龍郡、高興郡的治所。陳封馮仆為石龍太守,冊封冼英為石龍郡太夫人,即駐此。
州署前(今市公安局大樓前),《太平寰宇記》說在「州南三里石龍崗上」,即指此(北宋以前州城在舊城嶺,故石龍崗在州南三里)。石龍勝跡不知幾許年代就已存在,南朝梁置石龍縣、石龍郡取名由此。北宋太平興國五年(980年)辯州改稱化州,亦取「龍能變化之義」,故名化州。古石龍崗上有石器出地面,形似龍首,有石潛江中,稱龍尾。龍首有石竅通江底,氣激則鳴,聲似鵝鳴而更洪亮。有時噴沙,晶瑩潔白。古人不明這種現象發生的科學道理,覺得怪異。有人說石龍是靈物.嗚則吉祥。明景泰七年(1456年)石龍鳴三日,楊一清誕主於州署,後來成為正德、嘉靖兩朝名臣,位至宰相。崇楨間州守趙仕錦在此開石龍井,復建亭立碑。有人說鳴則不祥,引來災異,故用鐵鑊、石塊堵塞石竅,建鼓樓以鎮之。明末瓦礫泥土逐漸堆積。入清以後,井平穴廢。但石龍則仍存在,被埋在地下,深約3米。 古八景 寶山積翠、立石中流、鑒水飛帆、驪珠波光、千秋夜月、龍崗盤石、鳳井鳴泉、登高野色為古八景。八景有的因景物變遷。已非昔日景點;有的則因建設被毀,不復存在。
尖崗嶺
古稱為「化州之鎮山。」地處廣東化州市中部的麗崗鎮。因其方圓數百里之中屬一峰獨秀,秀麗卓立,故又稱麗山。主峰海拔186米,方圓4.8平方公里。登高遠望,西北群山連綿,像大海碧波起伏;東南平原無垠,村落與田疇交錯。麗山有一奇,每當天寒霜凍,此山左右無霜,農作物不枯萎。
尖崗嶺以石景稱奇,石室位於山頂之東南側,深12米,寬15米,可容數十人席坐,為遊客憩息之所;石井位於山頂西面,井探45厘米,長50厘米,寬33厘米,井壁及井底均為花崗岩石,此井終年不枯,水清如鏡;石洞位於南側山坳,洞深不可測,當地群眾稱為「仙人洞」;石溪在仙人洞下,長20米,只聞水聲,不見流水,稱為「石底流泉」。此外,還有石台、石塔、石林、石床、石碟、石硯等,酷似物狀,重陽節麗山嶺上登山觀光人,人山人海,景觀迷人。山上還有玉皇宮、羅辨仙廟、載弄之璋、望月墳、蝴蝶谷、仙人台、仙人洞、羅仙翁、玄帝廟等景點。
中火嶂
位於廣東省化州城西10公里的石灣區境內,連綿5平方公里,主峰海拔348米,山石壯觀,景色幽野,風光殊絕,如天上人間,被譽為粵西形勝,南國名山。 中火嶂巍峨險峻,登山張望,東方白練飛舞,南面水天一色,西側煙波萬頃,北地群山起伏。這幅天然畫卷,以其非凡的魅力和動人的神韻,震撼著遊人的心靈。怒放的桃金娘是中火嶂的一大奇觀。深春之時,登山而望,滿山的桃金娘樹鬱郁蔥蔥,枝上鮮花奼紫嫣紅,重重疊疊,置身其中,於萬花簇擁間恍如進入桃源仙境。由於毗鄰南海,山高林密,山間常見雲海,雲海形成之際,狂雲怒飛,鋪天蓋地,滿目青山瞬間為雲霧吞沒。
中火嶂的水色亦美。仙人潭風光旖旎,景色優美,兩岸青山連綿,田園泛綠,村舍井然,秋高氣爽時潭水清澈,雲影徘徊,一派鄉野風情。龍潭西側,有古榕三株,江中綠水悠悠,波光返照,樹下江風徐來,於此小憩,樂趣無窮。
中火嶂在我國歷史、軍事、文化上有著顯赫的地位。南朝宋代,被譽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巾幗英雄的冼英曾在這里行兵布陣,對抗分裂勢力,有力的促進了嶺南地區的經濟文化發展。宋代文人蘇轍、范祖禹,明末才子陳鑒、民國李宗仁等都曾經登臨此地,留下壯麗詩篇。
琉璃泉
在化州市新安鎮,有一口古老的水井,名叫「琉璃泉」。古往今來,泉水流不斷,觀泉的遊客也不斷。據《化州縣志》記載:琉璃泉坐落棧道旁,是路邊過關的旅客飲馬憩息的好地方。明崇禎年間,鄉民壁土建庵於此,取名「琉璃庵」,文人墨客常會聚這里賦詩品茗。一郡城清宮遭難出逃到此,化法名善果,隱於庵中,削發當了和尚,收小和尚五名作伴。他率眾在崖下挖鑿了「琉璃井」,摘葉作茗侍待行人。古人曾為此泉寫下了「茗飲一盞賽新羅」的詩句。自此,「來試名泉一勺甘」者蜂至。 琉璃泉水清如琉璃,它久旱不渴,比常水重5%,且久存不腐,即使沒有煮過,飲食也甘。用琉璃泉水泡本地出產的榕樹茶,茶色黃亮,香氣清幽,滋味醇厚,如飴似酒。附近一山村,老百姓常飲此泉,長壽者甚多。
寶山公園
位於今化州城區中心的寶山上,古為八景之一的「寶山積翠」。1964年辟為烈士陵園,1984年改建為寶山公園。面積約25000平方米。公園正門在東面的陵園路口,有石階登山頂。山頂有革命烈士紀念碑一座,山四周有景仰、橘香、積翠。龍吟等亭;環山路兩條,旁設石台、石凳,供遊人憩息。廣植花草樹木,濃蔭夾道。登山可覽城區全景,是城區游覽的好去處。
清風樓
位於舊市府大院後背最高點的古城牆上。始建於唐代,數易樓址及樓名。唐名觀風台,宋名清風樓,元名觀風樓,明復稱清風樓,清同治年間重建,改名魁星樓,後通稱清風樓。1992年重建,一座兩層,高1l米。登樓眺望,古時能飽覽「楓林樹色依天外,茅屋雞聲隔水東」的荒郊景色,而今則是「三江六岸橋相接,車似流水人如龍」的繁華景象了。
化州孔廟 化州孔廟
化州孔廟,又叫文廟、學宮,位於化州市的寶山南側,面向南蘭,宏偉壯麗,是當代有名的古建築。孔廟原為化州古鎮的文教中心,它包括崇聖祠、明倫堂、鄉賢祠、名宦祠、和石龍書院等建築群體。這些建築群體分布於寶山之南,重樓疊閣,十分壯麗。它與海南的文昌孔廟並雄於南粵。
化州孔廟歷經宋、元、明、清數朝,宋代嘉定2年(1209年),州守范良輔遷舊學府於州治南闕,這為孔廟的雛體。元、明二朝遷移重修,到清朝乾隆13年(1748年)復遷舊址,嘉慶5年秋至次年,最後確定孔廟規模和布局。孔廟前面有開闊的廣場,廟東為青雲路,直上是一座三間的明倫堂,明倫堂之左為學正署,再拾級而上是尊經閣,此閣3間,上下2層,原為教諭講課之堂。樓內藏有國學《十三經》、《廿一史》、《史鑒綱目》等。孔廟東西兩門各有中左右三門。進門「照壁」入目,照壁上有「天下文杷」柏木牌場一座,拾級上為「大城門」,門左側名宦祠,右側為鄉賢祠,下級為丹墀,丹墀左右為東西二廡,外有走廊直通正殿。正殿是大成殿,雕梁畫棟,盤龍飛鳳,十分瑰麗,頂層上閣由玲瓏剔透的木楔子疊承,飛檐翹起,殿蓋琉璃筒瓦,殿上二龍珠的陶瓷浮雕栩栩如生。大殿西有甬道通聯始建於崇禎年間的石龍書院,有長廊環回。自科舉廢止後,祀孔之風漸淡,孔廟漸改為學校,解放後為化州第一中學校址。現在主要建築「大成殿」「尊經閣」尚存。
南安冼太廟
位於長岐鎮南安圩,佔地面積234平方米高5.6米。明弘治元年(1488年)始建,重修於清末。博金疇山崗遣址 位於東山區博金村南。出土器物有石斧、石錛,石網墜和石環,陶片有素麵夾砂紅陶、黑陶和印紋硬陶等.為新石器時代古人生活遺址。 江口嶺遺址 位於那務鎮京堂小學北面,出土器物有提梁壺,兩耳、四耳罐等陶器,鐵劍,石臼、石棒及夾砂陶、印紋硬陶碎片等。為秦漢時代人類生活遺址。 獨木舟工場遺址 位於長岐鎮石寧村西側鑒江河邊。先後出土一批東漢至魏晉間製造的獨木舟及半成品、原材料等。此處為古獨木舟工場。
冼太夫人廟遺址
在州署(今舊市委、市府)前面右側。始建於宋代,一座兩進。1953年建縣委辦公樓時拆毀。
范公墓址
位於城西二里石牛嶺南麓(今人民醫院留醫部後背)。北宋名臣、著名史學家范祖禹,元符元年(1098年)被貶至化州,未幾卒,葬於此。墓前建有玉光亭一座。1958年因建體育場被毀,至今尚未修復。
文筆塔——建於清嘉慶十六年(1811年),在州治西南四里的羊屎嶺,塔高五層。塔身雖不算高,但由於它屹立於山巔,因此像一支指向蒼天的巨筆,幾十里外也能見到其風貌。鄉人附會說,正因為有了此文筆塔,州地才能代代出文人。往昔,騷人墨客常常結隊塔畔遊玩、謁拜。解放初該塔被廢。
文光寶塔
位於南津之東的千秋嶺上,為清道光年間州牧張邦泰墓建。塔高七層,層層八面,面面有門。塔心室上下由木梯連接,四面迴廊,可順層攀登,登上塔頂可眺望州城全貌。「鑒水飛帆」、「驪珠波光」等化州八景可盡收眼內。該塔毀於「文革」,州人為之惋惜。
珠光寶塔
在州北的北津渡口,塔高九層,始建於明代萬曆二十三年(1595年)仲春。該塔碑文為禮部尚書王弘海所撰。清光緒十三年(1887年),又經州人集資重修。該塔高聳秀麗,八面銀花,任憑風雨侵蝕也不銹變。清江白塔,與文光寶塔遙遙相對,實在令人神馳。此塔廢於清末。
天木塔
在州南三十里楊梅的火石嶺上,建築年代無從考究。此塔高五層,八面呈樓閣形,其外觀有一個引人注目的特點是:從底層到頂層,均用密集的木斗拱承托,結構精巧,獨具一格。因該塔是層水結構建築,又偏於一隅,早年已廢。
江湖塔
屹立於江湖墟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