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旅遊景點 » 攸縣的旅遊景點
擴展閱讀
曲阜三孔自駕游攻略 2020-09-01 11:49:01
泰國芭提雅自由行攻略 2020-08-27 00:04:19
廣州到重慶特價機票 2020-08-30 08:09:46

攸縣的旅遊景點

發布時間: 2021-03-26 12:29:29

1、攸縣都有哪些旅遊景點

一、洣水四塔 文明上塔、中塔、下塔 、凌雲塔
二、靈龜峰寺
三、陽升仙觀
四、寶寧禪寺
五、皮佳水洞
六、仙人橋岩
七、白龍洞天
八、酒仙平湖
九、禹王洞河
十、攸州公園

2、湖南株洲攸縣最具代表性的事物是什麼,比如歷史文物,旅遊景點什麼的??謝謝

攸縣號成梅城。代表性的事物已經被城市規劃局摧毀殆盡。目前城內有年份的可能只剩下靈龜峰了。但是也已經重建了。旅遊景點倒是有幾個,比如白龍洞咯。仙人石啦。都可以去玩下。那個酒埠江就不要去了。沒啥意思

3、春節去攸縣旅遊怎麼樣?好玩嗎

攸縣有「鸞山配鳳嶺,金水繞銀坑」的美譽。尤其是酒埠江風景區,集山湖、溶洞、地熱資源於一體,已被認定為國家級地質公園,景觀奇特多樣,有酒仙湖、百丈瀑、溫泉等水體景觀,古銀杏樹、紅豆杉、方竹等森林景觀,攸西松山觀,寶寧寺、洪秀全紀念館、紅軍兵工廠等人文景觀,已探明120多個大型溶洞,是南方地區最大的溶洞群,其中長達10公里的禹王洞地下河是中國已發現最長的地下河之一。
桃花谷
是攸縣酒埠江風景名勝區里的自然生態谷和酒埠江地質公國內的古河道,全長2000餘米。谷內環境清幽、植被茂盛、溪流清澈、碧潭飛瀑、亂石穿孔,各種奇禽異獸,珍稀植物、名貴葯材隨處可見。春天,櫻桃、杜鵑漫山紅遍:秋天,獼猴桃、野萄葡掛滿山溝。天然谷中,有山裡人家、迎客石、雙流擊石、落玉流翠、五疊泉、雙石門等主要景點。
白龍洞
白龍洞地處株洲市攸縣漕泊鄉境內,為天然碳酸鹽溶洞,長7公里,洞內景色奇秀,其發現時間不過數年,但知名度越來越大,有「奇比張家界黃龍洞,秀超桂林蘆笛岩」的美譽。白龍洞在湖南百強景點評選中榜上有名。
酒仙湖
酒仙湖位於攸縣酒埠江風景名勝區酒埠江鎮的東南部,為國家級大Ⅱ型水庫和國家級水利風景區、它始建於1958年,1960年合閘蓄水、湖區集水面積為610平方公里,總蓄水量為 3億立方米,平均寬度為500米,最大寬度為2300米,平均水深37米,深水航道為24公里。
寶寧寺
千年古剎寶寧寺坐落在攸縣酒埠江風景區酒仙湖景區酒仙湖之濱,地處黃豐橋鎮烏井村。寶寧寺創建於唐天寶10年即公元751年,是湖南最早的佛教禪院之一。
寶寧寺為佛教南宗曹洞宗祖庭,從唐五代至宋元期間,寶寧寺香火一直很盛,成為湖南名剎和佛教南嶽、江西兩系的交往中心。寶寧寺現存的寺院殿宇,是清光緒二年修復的模式,前後有三進,殿、堂、樓、閣、台共24座。寶寧寺在中國佛教史上享有較高的聲譽和地位,「北有少林,南有寶寧」之說盛極中國佛教界,一代佛學泰斗吳立民評價寶寧寺為「國寶」。
陽升觀
陽升觀,系新攸州十景之一,位於縣域東南25公里之蓮塘坳鄉,地處司空山群峰環繞之中。始建立唐天寶七年(748年)。前瀕南水,後靠三清峰,畫屏峰呈於前,獅子峰、鳳凰峰附於左右。山門有一楹聯道:「唐宋敕建以來名山不朽;慶光重修而後福地長留」,此聯概括了該觀的歷史。觀前一公里處的老爐峰下建有陽升觀電站,420米長的管道,1070級石階直上峰巔,猶如長龍上天。
桃源谷
桃源谷是攸縣酒埠江風景區的自然生態谷,是酒埠江地質公園的古河道,全長2000餘米。谷內環境清幽、植被茂盛、溪流清澄、碧潭飛瀑、亂石穿孔。山上奇禽異獸,珍稀植物,名貴葯材處處可見。春天櫻桃、杜鵑漫山紅遍;秋季獼猴桃、野葡萄掛滿山溝,人處其景心曠神怡,是一個天然氧吧、健康旅遊的聖地。經濟的飛速發展,促進了全縣的內外貿易。全縣與海內外的貿易交流往來十分活躍,可謂商賈雲集、貨暢其流。位列「湖南五大市場」之一、湘東市場之首的皇圖嶺農貿市場吸引了大江南北、長城內外的生意人。商城,成為湘東地區又一處火爆的商業中心

靈龜寺
據《攸縣志》同治版記載,靈龜寺始建於明末,位於城東米水河畔靈龜峰之巔,邑紳劉伯相建「元帝祠」於峰頂,縣丞余有為建「如斯亭」於山腰。後有縣衙牢吏張鏜在峰麓出家將祠名改為「張鏜庵」。明教諭楊世桂改「張鏜庵」為靈龜寺
靈龜寺位於攸縣城東1.5km的洣水河畔。其山勢一峰獨秀,如龜出穴,踞水上游,享有「梅城第一峰」之美稱。峰頂一寺,名靈龜寺,鍾鼓常鳴,香煙縷縷,奇峰古剎,巍然屹立。崗環水繞,氣象萬千。
馬鞍山
馬鞍山位於今攸縣鴨塘鋪鄉陰山港村,古陰山縣的位置就是現在陰山港這個地方,居洣水北岸,在濁江匯入洣水處。當時的陰山縣管轄包括今攸縣西北部分地區及今株洲、湘潭、衡山、安仁等部分地方。陰山港南面至今仍有大量漢墓群露出表面。
凌雲塔
位於縣城西10公里之鴨塘鋪鄉陰山港村馬鞍山上,地處攸縣、衡東兩縣交界處。據《攸縣志》同治版及碑刻記載:該塔始建於清嘉慶丙子年(1816)。它是洣水四塔最晚的一座,然又是最大的一座,形制相似於上塔和下塔。但在藝術裝飾上是頗有匠心。塔高29.3米,塔基邊長4.6米,佔地面積為102平方米。該塔八方七層,第一層以下為紅條石砌成,第二層以上為青磚結構。第一層門楣額上書有祁陽石橫式草體「凌雲」2字,左邊是豎書「嘉慶丙子」,右邊相應為「合邑公建」,下鑲青石質「二龍戲珠」浮雕畫、階梯右旋可達七層。2008年,凌雲塔被評為株洲市文物保護單位。

4、攸縣都有哪些旅遊景點?

新攸州十景

「地以景傳,景以人傳」。山川風貌,「以人遇之而景成,以情傳之而景別」。攸縣地處湘贛邊陲,自然景觀,多姿多彩。古人以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之結合,有《攸江十景》、《南雲八景》之雅緻,今人有自然景觀與歷史建築之分類,展現今「攸州十景」之絢麗。
一洣水四塔
縣境內沿洣水有四座連成一線、氣勢恢宏的古塔:文明上塔、中塔、下塔和凌雲塔。
文明上塔位於縣城對河洣水南岸窯灣上頭,距縣城1公里。明萬曆四年(1576)知縣徐希明建。清嘉慶二十三年(1818)重修。該塔八方七層,高21米,紅石為基,青磚為體,邊長2.95米,佔地面積42平方米。第一層南面有大門,高1.5米,寬0.8米,祁陽石門額,上鐫「文明塔」3字,工整有力。塔內磚砌拱頂,有階梯右旋而上,可達第四層,四層以上內空,四向開窗門,葫蘆塔頂,直插藍天。
文明中塔位於縣城西郊洣水南岸皂角市水口山頭,距縣城約5公里許。與上塔同年為知縣徐希明建造。清乾隆七年(1742)曾倒塌,第二年知縣馮運棟邀邑紳重修。全塔用青條石砌成,六方七層,高9.7米,底層邊長3.2米,佔地35.8平方米。第二層東向有門,高1.94米,寬0.64米,塔內中心有方石柱,分層疊砌至頂部,各層均以三塊條石三向延伸至塔身邊牆內,增強了塔身牢固度。塔內無階梯,中心石柱內有洞,可攀緣上。
文明下塔位於縣城西7公里處鴨塘鋪鄉桐壩村洣水的沙洲上。該塔建造年月無確切記載,比上塔、中塔稍晚,距今約200餘年。該塔自塔基至塔頂,全以紅條石砌成八方七層,高22.35米,基腳邊寬3.45米,佔地約64平方米。全塔呈橋墩形,前尖後寬,以抗水流沖擊。據說塔基深度與塔身高相等。第一層有門,高1.7米,寬0.8米,拱頂,有階梯右旋而上,可達四層,五至七層空心,各層均有窗戶。一層內原有神龕、神像,現已無存。第二層龕內有一祁陽石浮雕立人,頭戴尖笠,手持鎖鏈,楣額有「似佛」二字,兩邊對聯:「誦大乘經,身登彼岸;現本來像,光放浮圖。」兩側原有青石碑刻,現已無存。第三層內有青石浮雕觀音坐蓮像,第四層內有哪吒鬧海浮雕。塔身處於河中,挺立中流,雖常遭洪水沖擊,久經風雨,仍巋然屹立。
凌雲塔位於縣城西10公里的馬鞍山上,清嘉慶二十一年(1816),知縣趙勷偕合邑紳士建,距今170餘年,是四塔中最晚的一座。然該塔八方七層,高16米,塔基邊長4.6米,佔地面積102平方米,乃四塔中最大者。塔基及第一層為紅條石砌,二層以上為青磚砌成,內有階梯右旋而上,亦可達第4層。各層內刻有石刻龍、獅、人物浮雕。第一層楣額書「凌雲」二字,下鑲二龍戲珠浮雕,工藝精細;五層以上為空心,各向有窗門,塔尖葫蘆寶頂尚為完好。該塔地處攸縣衡東兩縣交界處,地勢雄偉,由此而東望,與文明下塔、中塔、上塔連成一線,成為一道風景線。
二靈龜峰寺
「龜峰觀濤」為「南雲八景」第一。龜峰,即靈龜峰,峰上有寺,原名張鏜庵,後改靈龜峰寺。
靈龜峰寺始建於明末,佔地面積563平方米,座東南朝西北,前為山門,楣額「威鎮靈峰」為清乾隆年間攸縣知縣張健所書。中為觀音閣,閣右為大殿。大殿為硬山頂,封火山牆,面闊三間。
 靈龜峰孤峰聳峙,洣水南來,匯攸水於峰麓,西有石牛頭,南有白茅州,靈龜寺巍然屹立,俯瞰江流。清劉愈描繪靈龜峰景緻說:「孤峰江山峙,帶雨始登臨。小徑當門曲,歸帆隱霧深。亂雲吞怪石,竹景倒潭心。漫與山僧話,涼風吹客襟。」有人曾撰有「靈龜峰,峰上生風,風吹楓動峰不動;白茅洲,洲子泛舟,水推舟行洲未行」對聯,概括靈龜峰山水之美。
白茅洲在縣城東對河,隔河與靈龜峰相望。居民植竹為界,四時種植瓜、菜、姜、芋,是著名的蔬菜種植地。
三陽升仙觀
陽升觀,地處司空山群峰環繞之中。南朝官居司空的張巴玉曾在司空山修道,傳說張巴玉於梁天鑒二年(503)八月十五日白日升天,殿宇始建於唐天寶七年(748),唐玄宗有感於張司空升仙事跡,由皇廷派員選址敕建,並賜名朱陽觀。北宋政和三年,徽宗皇帝旨派荊湖南路運轉使副使程元佐修復並擴建,為附會張司空白日升天的故事,宋徽宗下詔改朱陽觀為「陽升觀」。
  陽升觀前瀕南水,後靠三清峰。畫屏峰呈於前,獅子峰、鳳凰峰附於左右。案前紫蓋、香爐(峰),案下大小蓮花(峰),群峰拱衛,一水環流,陽而不露,高而不亢。全觀由東西川門、戲台、坪院、鋪屋、山門、前殿、正殿、後殿、玉虛宮、蕊珠宮、宗師堂、夫人廟等組成,從山門入前殿,從前殿至正殿,次第而登,分別設台階31級半、7級、3級,以示代表攸縣31都半,周圍7縣、3省地域,即司空影響所在。
  東西川門楣額「道通天地」、「法貫古今」,飾有泥塑浮雕麒麟,山門正中楣額「陽升觀」三字,左右門楣為「雲車」、「風馬」。
  宋·明清以來,陽升觀香火旺盛,明洪武元年(1368)、清嘉慶十年(1805)、道光二十五年(1843)、光緒十九年(1893),都對陽升觀進行了較大規模的修復。山門楹聯:「唐宋敕建以來名山不朽;慶光重修而後,福地長留。」概括了這一歷史。
  陽升觀東一公里處的老爐峰下,建成陽升觀水電站,420米長的管道,1070級石階直上峰巔,猶如長龍上天,山頭保留了「噴頭石」、「猴面石」兩處景點。
四寶寧禪寺
寶寧寺在縣城東北50公里的黃豐橋鎮烏井村的聖壽山主峰之下,風景幽美,為一佛教勝地。
  聖壽山原名烏龍山,也稱烏金山,因盛產煤炭得名。烏龍山側峰飛瀉而下,有「五虎下山」之勢。又有象形山在左、馬頭嶺在右形成猗角。頂峰石岩林立,如坐、如攀、如奔、如躍,千姿百態。其中空王台,目空一切,尤為奇特;千佛岩似百僧聽法,充滿神秘色彩。靈鷲石兀立危崖,頭部呼嘯而出,看似千鈞一發,實則穩如磐石。文殊岩古藤如須,蒼水石水花如瀑。一派「細草迷山徑,鳴泉雜鳥聲。雲排千谷暗,煙簇一林平」的景色。
  唐天寶十年(751),攸縣人曠長髭,選擇了這塊集秀、幽、險、奇的風水寶地,結茅而居,開創了保寧寺。唐天佑四年(907),馬殷建楚國,以長髭法孫保寧勇禪師壽高道高,賜「聖壽」號,因賜保寧寺山名「聖壽山」。清初胡作傳有詩:「壽山靈氣鷲投鍾,朝旭含煙匝錦蓉。溪折繞堤重溯谷,崖懸絕頂又飛峰。矗凌霄漢鎮三楚,俯瞰瀟湘胚五宗。為問春秋幾甲子,如何奪得馬王封。」民國初期,了悟和尚題聯:「大千世界無雙地;不二法門第一山。」稱譽聖壽山。聖壽山勝跡,除保寧寺外,尚有楚興寺、聚龍仙、天蓬岩以及卓錫泉、禪宗樟、普同塔等。
  從唐五代至宋元期間,寶寧寺香火一直很旺,成為湖南名剎和佛教南嶽、江西兩系的交往中心。曠長髭及法嗣石室、法孫勇禪師都是得道高僧,他們的語錄和行跡都在佛教典籍《五燈會元》、《景德傳燈錄》、《指月亮》等書中有記載。
  據《寶寧寺志》記載,寶寧寺有殿、堂、樓閣、台共24座,譽為「十方叢林」。全院分三進,前有關聖殿、韋馭殿、鍾鼓樓,中有大雄寶殿,左有寮室齋堂,右有方丈「千人床」,後有觀音閣、祖師堂、功德堂。共有房屋100間,佔地面積14畝。
  寶寧寺現存的寺院殿宇,是清光緒二年修復擴大的模式。
  寺前100米處有攸河流過。一口放生塘,緊靠寺的右邊;寺後層巒聳翠,五個側峰飛躍而下,俗稱「五虎下山」;寺前有鍾山、鼓石、蓮花峰、錫杖峰;寺左有象山,寺右有馬嶺;寺後有「空王觀日」、「千僧聽法」、「靈鷲雷音」、「蒼水飛雪」、「茵石靈蹤」、「文殊化身」以及「聖壽無雙」等勝跡。
  寶寧寺還有享譽中國佛教界的「三絕」、「三奇」。三絕:一是普同塔,二是祖師塔,三是《寶寧寺志》和王夫之的《寶寧寺志敘》。三奇:一是千年沉水樟,二是四季青綠的觀音芋,三是常汲不涸的千年古井。
  寶寧寺在中國佛教史上有一定的聲譽和地位。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所長、佛教界吳立民大師為寶寧寺題寫了《寶寧寺及曠長髭墓足稱國寶》的墨寶。全國著名寺廟中編修志書的在北有少林寺,南有寶寧寺,且王夫之為寶寧寺志作序,更為可貴。因此「北有少林,南有寶寧」之說盛傳中國佛教界。
  2006年寶寧寺被列入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五皮佳水洞
皮佳洞又名皮水洞、水頭洞。位於鸞山鎮皮佳村。洞長30餘華里,上為泥洞,中為石洞,下為水洞。洞內有石鍾乳凝成的田園、觀音菩薩、羅漢和石筍、石鼓、石桌、石凳等形狀。據聞,石洞可與柏市鎮的禹洞相連,也與天蓬岩洞相通。洞內有歷代文人墨客所題詩句。宋代隱士皮文通,曾卜居洞側,因而得名。下洞泉水洶涌而出,清澈明靜,四季不涸,匯成鸞山東江,有「楚水源頭」石刻在出口岩壁。
現經投資開發,緊鄰洞口修建了人工湖和農家山莊,洞內修建了游道,疏通了水路,配備了燈光,觀光游覽甚為壯觀。
更多的圖片+文字介紹:http://www.430223.com/bbs/xiangxi.asp?id=1534&page=1
攸縣旅遊網:http://www.430223.com/lvyou/

5、攸縣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桃花谷
是攸縣酒埠江風景名勝區里的自然生態谷和酒埠
江地質公國內的古河道,全長2000餘米。谷內環境清幽、植被茂盛、溪流清澈、碧潭飛瀑、亂石穿孔,各種奇禽異獸,珍稀植物、名貴葯材隨處可見。春天,櫻桃、杜鵑漫山紅遍:秋天,獼猴桃、野萄葡掛滿山溝。天然谷中,有山裡人家、迎客石、雙流擊石、落玉流翠、五疊泉、雙石門等主要景點。

白龍洞
白龍洞地處株洲市攸縣漕泊鄉境內,為天然碳酸鹽溶洞,長7公里,洞內景色奇秀,其發現時間不過數年,但知名度越來越大,有「奇比張家界黃龍洞,秀超桂林蘆笛岩」的美譽。白龍洞在湖南百強景點評選中榜上有名。
酒仙湖
酒仙湖位於攸縣酒埠江風景名勝區酒埠江鎮的東南部,為國家級大Ⅱ型水庫和國家級水利風景區、它始建於1958年,1960年合閘蓄水、湖區集水面積為610平方公里,總蓄水量為 3億立方米,平均寬度為500米,最大寬度為2300米,平均水深37米,深水航道為24公里。
寶寧寺
千年古剎寶寧寺坐落在攸縣酒埠江風景區酒仙湖景區酒仙湖之濱,地處黃豐橋鎮烏
攸縣攸縣仙人橋風景
井村。寶寧寺創建於唐天寶10年即公元751年,是湖南最早的佛教禪院之一。
寶寧寺為佛教南宗曹洞宗祖庭,從唐五代至宋元期間,寶寧寺香火一直很盛,成為湖南名剎和佛教南嶽、江西兩系的交往中心。寶寧寺現存的寺院殿宇,是清光緒二年修復的模式,前後有三進,殿、堂、樓、閣、台共24座。寶寧寺在中國佛教史上享有較高的聲譽和地位,「北有少林,南有寶寧」之說盛極中國佛教界,一代佛學泰斗吳立民評價寶寧寺為「國寶」。
陽升觀
陽升觀,系新攸州十景之一,位於縣域東南25公里之蓮塘坳鄉,地處司空山群峰環繞之中。始建立唐天寶七年(748年)。前瀕南水,後靠三清峰,畫屏峰呈於前,獅子峰、鳳凰峰附於左右。山門有一楹聯道:「唐宋敕建以來名山不朽;慶光重修而後福地長留」,此聯概括了該觀的歷史。觀前一公里處的老爐峰下建有陽升觀電站,420米長的管道,1070級石階直上

6、攸縣酒埠江風景區詳細資料

漕泊鄉是攸縣酒埠江風景區的重要旅遊鄉鎮。近年來,該鄉在「旅遊興鄉」工作中,突出「鄉土旅遊」主題,開發鄉土觀光奇景,發展鄉土購物特產,建設鄉土居家新城,真正讓遊客「游有所處,購有所需,娛有所樂」,不虛鄉土之旅!

開發鄉土觀光奇景

漕泊是羅宵山脈的「懷中驕子」、酒埠江風景區的「掌上明珠」。

酒埠江風景區緣何魅力四射?除了酒仙湖區的「水」,更有漕泊境內的「洞」。

漕泊鄉是我省首批省級地質公園酒埠江地質公園的核心地質遺跡保護區,屬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地貌景觀齊全,有奇特的溶洞、地下河、天坑、瀑布、溫泉,並與山水相依的柏市、巒山、蘭村、黃豐橋等旅遊鄉鎮,構成了天然的岩溶博物館,其中各種大型天然溶洞多達120餘個,形成國內最密集的溶洞群,已探明的大型溶洞有白龍洞、海棠洞、禹王洞、皮佳洞、鳳凰洞、青蛇洞等10多處。

漕泊鄉「白龍洞景區」,由政府「搭台」,讓民資「唱戲」,形成了「政府主導,市場運作,多元投入,企業經營」的鄉土旅遊景點綜合開發格局。白龍洞景區主要景點有白龍洞、獻花岩、海棠洞、三洞峽、峽山書院、金仙觀、佛教勝地石濤寺、洪秀全紀念館、紅色革命勝地東沖兵工廠等。

由長江實業公司投資開發的白龍洞,以奇、險、全、美著稱。洞內鍾乳石千姿百態,琳琅滿目,洞中隱洞,樓上藏樓,構成一座令人留連忘返的地下謎宮。洞中的白龍馬、石河床、石鍾音樂、古生物化石更是「四絕」。中國地質科學院溶洞研究所所長朱學穩教授在考察白龍洞後,贊其「景賽黃龍洞,奇勝蘆笛岩」。白龍洞於前年10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每年吸引了10多萬遊客。

白龍洞景區的成功開發,極大地增強了漕泊鄉「挖掘鄉土旅遊珍稀資源,實現旅遊產業興鄉富民」的信心。他們積極配合縣里對酒埠江風景區的整體開發建設,主動服務,當好開路先鋒,努力創造最優發展環境。

舉全鄉之力,全民介入,多少個日日夜夜,多少次艱難跋涉,鄉村幹部和當地農民樂為專家考察團當向導,先後發現國內罕見的一條長達10餘公里的地下陰河和一個可同時容納200人沐浴的溶洞溫泉。地下陰河位於漕泊鄉至柏市鎮之間,是湘江支流m水的重要源頭之一。陰河流經處形成了一個巨大的溶洞,水量豐富,洞內鍾乳石、石筍無數,景觀神奇。陰河入口處的山頂,是中國藏傳佛教密宗的集大成者、世界佛教協會前主席陳健民閉關修煉處———獻花岩,陰河出口處是大名鼎鼎的禹王洞瀑布,遊人到溶洞,就能夠聽見水流聲,可以看見地下陰河的一部分。溶洞溫泉位於與漕泊鄉毗鄰的柏市鎮,水溫常年處於攝氏39.8度,富含礦物質。今年10月,廣西桂林溶洞研究所的專家和英國「切爾希」溶洞探險隊對「獻花岩———禹王洞」地下陰河進行了地質地貌調查和探險;11月,美國「紅玫瑰」探險隊慕名而至,來此考察。這兩項珍稀資源給湘東名勝酒埠江風景區增添了兩道亮麗風景。專家斷言,此條地下陰河可望打造成「世界上最長地下河漂流」的旅遊品牌,攸縣溶洞群有望形成「國際品牌」。

漕泊鄉不僅「奇洞」誘人,更有「秀山」、「麗水」醉人。目前,正在開發的「太陽山景區」,宛若清水出「芙蓉」。太陽山景區位於漕泊、巒山、蘭村3個鄉鎮的交界處,以山、石、泉為主要特色,主要景點有桃源谷、仙人橋、七里峽、滴玉石瀑布、太陽山等。其中桃源穀穀長7公里,溪水繞峰穿峽,清澈如碧;兩岸危崖峭壁,怪石嶙峋,森林茂密,濃蔭匝地,是個天然的大氧吧,各種珍禽異獸,奇花異木同生共榮,構成極為雋秀、清悠的生態環境。七里峽延綿數里,峽谷曲折幽深,間或絕壁幢幢,間或瀑雨漣漣,更有「仙人橋」飛架東西,「神女峰」橫亘南北,天然美景,目不暇接。

發展鄉土購物特產

漕泊鄉充分發掘野菜資源優勢,做大做強野菜臘焙產業,進而掀起鄉土旅遊購物的綠色熱潮。

漕泊以及攸縣東部地區及江西境內的綿延幾千平方公里的崇山峻嶺,是野菜生長的天然基地,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加上人工培育基地,野菜資源非常豐富。有些野菜如乳參、野芋等,在湖南境內都是稀有的,甚至是獨一無二的。在臘焙食品方面,漕泊的臘焙肉、豬火腿、腌魚在民間也都有傳統、有市場、有名氣。漕泊出產的一些土豬、土雞、肉牛、黑山羊,因用農家傳統方法喂養,其肉質、口味、營養成分都深受城裡人的青睞,而且存量也多。

鄉土觀光,帶動了鄉土購物。鄉黨委、人大、政府明察秋毫,迅速成立旅遊產業開發辦,以旅遊開發為契機,以野菜文化節為載體,以民俗文化村為平台,以「公司+農戶+基地+市場」的形式為產業鏈,每年還從財政中列支專項經費,用於對野菜臘焙產業實行全方位的扶持和引導,使之不斷提質增效。

今年來,漕泊鄉旅遊開發辦建立了以11家農戶為股東的100畝集中連片的股份制野菜示範園,政府從信息、技術、資金、生產、加工、銷售等方面提供一條龍服務。示範園內種植的多種野菜和新型瓜果,一上市就被消費者搶購一空。在政府的扶持下,漕聯村村主任鍾偉民,組建了湖南株洲白龍野菜臘焙食品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公司擁有先

進的山野菜、臘焙食品兩條加工流水生產線和微菜、香椿、乳參等5個千畝人工野菜培育基地,以及上萬畝天然野菜基地,年生產加工能力達1000多萬元。公司目前已開發生產的乳參、白龍筍、山裡焙肉等20餘種鄉土特色產品,產品熱銷三湘四水,有的還打進了國際市場。其中「白龍八野」菜不僅成為湘東菜系中的「八大名菜」,而且還有著「醫食同源,葯食同用」的野菜醫療保健價值。在今年11月份舉辦的「第五屆湖南省(國際)農博會」上,「白龍八野」中的「白龍煙筍絲」獲得「金獎」。

據漕泊鄉旅遊產業開發辦分析估算,遊客到風景區消費,有80%是用於購和娛,其中50%以上是用於采購鄉土特產,今年僅野菜臘焙食品收入就高達5000萬元。

建設鄉土居家新城

漕泊鄉堅持「以人為本」的指導思想,努力建設體現觀光、購物、休閑、健身於一體的鄉土旅遊集鎮,營造良好的鄉土居家新城。

立足沿公路發展的帶形集鎮,著力發掘和利用集鎮及周邊環境景觀資源,盡可能地克服和減少公路集鎮的不利影響,從街道、建築、綠化和空間布局等各個角度改變渠式集鎮形象,形成收放有序的街道空間。整合白龍路西廂用地,適當集中同類功能用地,逐步形成串珠式集鎮形態,建設一個現代化的、生態的、有鮮明特色的山區鄉土居家新城———「深谷幽蘭」,使之成為集登高觀景、植物博覽、超市購物、休閑娛樂於一體的綜合性風景區。

在集鎮中心區的入口和出口各規劃了一個交通環島,在環島中央分別設計了「門」和「白龍出洞」兩件雕塑,作為集鎮的標志性景觀。「門」的形態莊重,虛實結合,意為「歸家之門」、「開放之門」。

白龍路穿鎮而過。在白龍路北面規劃修建一個小廣場和山門,作為集鎮的公共活動中心和公園入口,敞開了街道空間,形成了一個景觀節點。

從出口往白龍洞方向,尊重道路和溪流的自然線型,規劃了兩個自然村落,盡可能地不改變村民的生活、居住環境,適當保持現有村落形態,並以此作為民俗文化農家樂基地。

在綠化種植方面,採用草地、花草和喬木搭配的原則,形成高低錯落、層次豐富的綠化效果。同時根據自然地形,形成一定的坡地,在坡度較大的地方採用地方材料護坡選景,形成一些鄉土自然景觀的微縮。

漕泊鄉今年又投入300多萬元,切實加強集鎮街道建設。鄉土居家新城那淳樸而綽約的風姿,令遊客眼前一亮!

「深谷尋幽蘭,雲靄繞青磐。梭梯欲奔月,聽笛至天明。」去過漕泊鄉的遊客,無不從內心深處發出「不可不來,還要再來」的感慨,那是對鄉土的深深眷戀,對鄉情的永恆神往……

7、攸縣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攸縣旅遊抄資源豐富,有「鸞山配襲鳳嶺,金水繞銀坑」的美譽,境內景觀奇特多樣。
境內最著名的景點為酒埠江風景區:
集山湖、溶洞、地熱資源於一體,已探明120多個大型溶洞,是南方地區最大的溶洞群。
還有,寶寧寺、洪秀全紀念館、紅軍兵工廠等人文景觀。

8、作文 我的家鄉 攸縣

我的家鄉是山清水秀而又貧窮落後的。我的家在離市區幾百里遠的山溝里。上高中之前,我從來沒有走出過大山的懷抱。老實說我對家鄉的發展或是變化向來不是很關心。上高中以前沒有這種意識,上了高中之後沒時間關心。連兩年多前到遠在千里之外的他鄉上大學,又懶得去關心了。因為家鄉經濟的發展速度跟珠三角的城市比起來實在太令人失望,提起來就傷心。
不過要說家鄉的變化,我想或許可以這樣做個簡單的、表面的概括吧:錢多了,人「懶」了;樓高了,水臟了。
改革的春風直到八十年代後期才似有若無地吹到我們這個偏僻的山村。在此之前村裡人不管男女老少都努力地在土裡刨食。只是我們深愛的這片土地給我們的回報卻並不多。村裡除了種地再沒有多少其他的收入,許多人有手藝、能吃苦,但是沒個施展手藝的去處。八十年帶末幾年,村裡人不再指望那塊地了。聽說大山外面的城市裡有金子撿,紛紛走了出去。青年人,中年人,有手藝的,沒手藝的,都想出去撿點金子回來。他們一去就是一年半載的,回來時雖然不是滿身金銀,總比土裡刨出來的多。於是在家裡歇上十幾二十天的又出去了。留在村裡的多是老人孩子。到了九十年代中期,連十幾歲的小孩子在教室里也坐不住了,許多都擠南下打工的列車。農村勞動力少了,以前辛辛苦苦開荒開出來的地沒幾年又長滿了野草。近幾年水田也荒了許多,種地太辛苦,家裡有了錢,誰還願意自找苦吃呢?以前春節剛過沒幾天,田頭地角便都是忙碌的身影。如今沒過元宵下地似乎是很丟臉的事了。留在家裡的農村婦女農閑時隔三差五就會聚在一起打牌消遣,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啊!晴天迎著朝露出門,披著星光回家,雨天便是風里來雨里去,一年到頭沒幾天歇的。
這幾年村裡的樓房就像雨後的春筍般不斷從各個角落冒出來。三層四層,有的外表裝修得很漂亮。即使只是一層的,算不上樓房,看起來畢竟比那些泥磚瓦房要順眼得多。室內的裝修就更不必說了,光滑得照得出人影的地磚啦,華麗的牆紙……簡直是拿錢往牆上貼,拿錢往地上鋪了。就是只刷上白白的石灰看上去也亮堂多了,不再像泥磚瓦房那樣陰暗、壓抑。
但是讓人很不舒服的就是溪中的水越來越臟了。以前用不起自來水,村裡人的用水都取自那條橫穿村莊的小溪。村裡人清晨起來的第一件事就是將家裡的大水缸挑滿水,以備一日之用。我們小的時候還經常在小溪里游泳。有時口渴了就著溪水猛喝一氣。現在別說挑溪水做飯,就是洗菜拿回家還要用自來水再洗上一兩遍。夏天看到這些臟水,我們不再有跳下去的沖動。魚兒在水裡游來游去的情景如今是看不到了。溪水中、溪邊隨處可見的是各種各樣的垃圾,那些塑料袋有的早就變色了,但就是不肯化掉。村民習慣將所有的垃圾隨手倒入溪中,他們相信溪水會帶走這些他們不需要的東西。或是堆在門前的空地上,積多了便點上一把火,於是談笑間,垃圾灰飛煙滅了。
可以預計將來村裡人的生活會越來越好,錢會越來越多,樓會越來越高。人會越來越「懶」嗎?但是水會越來越臟嗎?村裡人的這種「懶」,老一輩的人是看不慣的。不過這也正說明了生活的變好啊!得益的是家鄉的後代。水的越來越臟,村裡的小孩子怕也是早就習慣了吧。受害的不也是他們嗎? 我有一個美麗的家鄉——攸縣 攸縣地處湘東南部,羅霄山脈中麓,南通粵港澳,北臨長株潭,西屏衡陽南嶽,東與江西萍鄉、蓮花接壤,古有「衡之徑庭、潭之門戶」之稱。全縣轄20個鄉鎮,總面積2664平方公里,總人口76萬。
攸縣歷史悠久,是傳承文明的古邑。早在新石器時代初期,攸縣境內就有人類繁衍生息。春秋戰國時期,為楚國所開發,是中南楚文化的發祥地之一。西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正式置縣,因攸水流貫全境而得名。在兩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勤勞智慧的攸縣人創造了光輝燦爛的特色文化,播撒和傳承了源遠流長的地域文明。
攸縣交通便利,是資源豐富的大縣。攸縣縣內水陸交通並濟,公路交錯縱橫,湘東鐵路、106國道縱貫全境,北通320國道,西與107國道、京珠高速公路相連,運輸極為方便。境內氣候溫和,農業物產品種繁多,是全國商品瘦肉豬、商品糧、速生豐產林和油茶生產基地縣;地下礦產資源富集,已查明的礦藏品種20餘種,其中以煤、鐵礦石、玄武岩、花崗岩、石灰石居多,煤炭儲量在3億噸以上, 是全國100個重點產煤縣之一。全縣擁有勞動力40萬人以上,有18萬人常年在外經商務工,「攸縣的士」成為湖南省十大勞務經濟品牌之首。
攸縣山川秀麗,是風景迷人的明珠。攸縣山川秀麗,風光旖旎,旅遊資源豐富獨特,有「鸞山配鳳嶺,金水繞銀坑」的美譽。尤其是酒埠江風景區,集山湖、溶洞、地熱資源於一體,已被認定為國家級地質公園,景觀奇特多樣,有酒仙湖、百丈瀑、溫泉等水體景觀,古銀杏樹、紅豆杉、方竹等森林景觀,寶寧寺、洪秀全紀念館、紅軍兵工廠等人文景觀,已探明120多個大型溶洞,是南方地區最大的溶洞群,其中長達10公里的禹王洞地下河是我國已發現最長的地下河之一,旅遊開發前景十分廣闊。
攸縣經濟活躍,是發展提速的熱土。攸縣工農業發達,商貿繁榮,經濟活躍,歷來是湘東南、贛西北的經濟交流中心。1997年成為湖南省第一批小康縣,2000年被更為湖南省五個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試點縣之一。近年來,我們以做大做強工業經濟為目標 ,突出產業發展、園區建設、農產品開發、旅遊開發四大重點,著力實施民營經濟領跑戰略,全力推進「三化」進程,初步形成了以資源採掘加工、建築建材、化工為支柱的20多個產業門類,建設了攸州工業園等一批工業園區。2006年,全縣實現生產總值84.1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到6333元,縣域經濟綜合實力躋身湖南省十強。
「十一五」以來,一批重大工業項目相繼落戶攸縣,投資105個億的煤電一體化項目,投資2.5個億的桐壩水利樞紐工程項目,投資6個億年產200萬噸干法水泥等一批項目相繼開工建設。特別是衡茶吉鐵路在攸縣設站,將加快推動長株潭一體化進程,對促進湘東南部區域經濟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攸縣山川秀麗,名勝古跡甚多。攸州八景之一的靈龜峰,現為株洲市佛教協會聖地。始建於唐代的陽升觀,歷經千年風霜,至今仍香火綿綿,鍾聲不絕。中華民族的始祖炎帝的寢陵,中外馳名的游覽勝地井岡山、南嶽,與攸縣相距僅數十公里,且為必經之途。
攸縣交通便利,通訊發達。湘東鐵路和106國道貫穿縣境南北,兩線沿途形成百里經濟發展長廊,水泥、瀝青道路已直達各個鄉鎮;水源豐富,湘江支流氵米水匯集攸水穿城而過。電力充足,通訊發達,全縣村村組組通電,鄉鄉村村通程式控制電話。
攸縣礦藏豐富,物產富集。已探明煤、鐵、錳、鎢、鈾、銅、金、石膏、大理石等礦藏資源20餘種,尤以煤炭資源十分豐富,全縣煤炭地質儲量達3億噸,黃蘭煤田現已探明工業儲量為2.46億噸,年產原煤400多萬噸。攸縣歷來農業發達,境內土壤肥沃、雨水充沛、光熱充足、冬寒期短,無霜期長達289天,年均氣溫17.8℃,年降雨量1448.6mm,適宜各種作物生長,尤其適宜稻穀、棉花、油茶、辣椒、生薑、木材、楠竹等。農副產品種類繁多,其中大米、活大豬、分割肉、茶葉、蠶絲、干椒,是該縣飲譽海外的傳統出口產品。工業布局合理,門類齊全,冶金、採掘、機械、建材、化工、紡織、製鞋、造紙、食品加工等產業已初具規模。草席、床單、手套、竹製品、鞭炮煙花、燈泡燈具、氟化納等暢銷國內外,久負盛名;煮酒、松花皮蛋、春曉茶榮獲國家金銀獎,國際上備受用戶青睞。到目前為止,攸縣有近100種產品銷往40多個國家和地區。 家鄉還有許多風景呢! 有桃花谷,是攸縣酒埠江風景名勝區里的自然生態谷和酒埠江地質公國內的古河道,全長2000餘米。谷內環境清幽、植被茂盛、溪流清澈、碧潭飛瀑、亂石穿孔,各種奇禽異獸,珍稀植物、名貴葯材隨處可見。春天,櫻桃、杜鵑漫山紅遍:秋天,獼猴桃、野萄葡掛滿山溝。天然谷中,有山裡人家、迎客石、雙流擊石、落玉流翠、五疊泉、雙石門等主要景點。
桃花谷是一個天然氧吧。是人們嚮往自然,追求健康旅遊的勝地。
白龍洞
白龍洞地處株洲市攸縣漕泊鄉境內,為天然碳酸鹽溶洞,長7公里,洞內景色奇秀,其發現時間不過數年,但知名度越來越大,有「奇比張家界黃龍洞,秀超桂林蘆笛岩」的美譽。不久前,白龍洞又在湖南百強景點評選中榜上有名。
酒仙湖
酒仙湖位於攸縣酒埠江風景名勝區酒埠江鎮的東南部,為國家級大Ⅱ型水庫和國家級水利風景區、它始建於1958年,1960年合閘蓄水、湖區集水面積為610平方公里,總蓄水量為 3億立方米,平均寬度為500米,最大寬度為2300米,平均水深37米,深水航道為24公里。酒仙湖兩岸群山巍巍,層巒疊嶂,林木蔥蘢,四季競翠,湖區空氣清新,碧水藍天。皓月銀波,置身其中頓覺遠離塵囂,心曠神怡,讓人有當年蘇子遺世、辱寵皆忘,逍遙而居的感覺。怎麼樣,我的家鄉不錯吧,歡迎各位到我的家鄉參觀!

9、攸縣旅遊景點有哪些

酒埠江景區:位於湖南省株洲市攸縣,面積193平方公里。景區森林覆蓋率達96%,保持著回近乎原始的生態環答境,動植物資源豐富。景區的主要景點有酒仙湖、白龍洞、皮家洞、桃花谷、禹王洞、紅軍東沖兵工廠等,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也是一個以溶洞、地下河、天坑、峽谷、天生橋、瀑布、湖泊、古生物化石等地質遺跡景觀為主體,輔以豐富的生態景觀和人文景觀,集科學價值和美學價值於一體的大型綜合性地質公園。

靈龜峰:位於湖南省株洲市攸縣縣城文化路1.5km處的洣水河畔,靈龜峰林木茂密,獨立於洣水河畔,形似一隻逆水浮游的巨龜,故此得名。靈龜峰與對河白茅洲相望,峰上屹立有古剎靈龜寺、觀音殿。遠看殿宇依山而建,凌空而立,氣勢恢宏;近看青磚灰瓦,古色古香,秀美天成。故而靈龜峰享有峰奇、水秀、林幽、寺古,「梅城第一峰」的雅號。

馬鞍山景區:位於湖南株洲市攸縣,離城約十六公里,山上的凌雲塔坐西朝東,東瞰彼岸的高和鄉馬趾陂,南瞰洣江流域的鐵釘潭,西眺衡東縣的高湖鄉,北有濁江經陰山港注入洣江,迴旋於馬鞍山下,山水映輝,風景秀麗,始建於清嘉慶丙子年,它是洣江四塔中建造最晚的一座,但在建築藝術上頗有匠心。

10、攸縣好玩的地方有哪些

攸縣有「鸞山配鳳嶺,金水繞銀坑」的美譽。尤其是酒埠江風景區,集山湖、溶洞、地熱資源於一體,已被認定為國家級地質公園,景觀奇特多樣,有酒仙湖、百丈瀑、溫泉等水體景觀,古銀杏樹、紅豆杉、方竹等森林景觀,攸西松山觀,寶寧寺、洪秀全紀念館、紅軍兵工廠等人文景觀,已探明120多個大型溶洞,是南方地區最大的溶洞群,其中長達10公里的禹王洞地下河是中國已發現最長的地下河之一。

桃花谷

是攸縣酒埠江風景名勝區里的自然生態谷和酒埠

江地質公國內的古河道,全長2000餘米。谷內環境清幽、植被茂盛、溪流清澈、碧潭飛瀑、亂石穿孔,各種奇禽異獸,珍稀植物、名貴葯材隨處可見。春天,櫻桃、杜鵑漫山紅遍:秋天,獼猴桃、野萄葡掛滿山溝。天然谷中,有山裡人家、迎客石、雙流擊石、落玉流翠、五疊泉、雙石門等主要景點。

白龍洞

白龍洞地處株洲市攸縣漕泊鄉境內,為天然碳酸鹽溶洞,長7公里,洞內景色奇秀,其發現時間不過數年,但知名度越來越大,有「奇比張家界黃龍洞,秀超桂林蘆笛岩」的美譽。白龍洞在湖南百強景點評選中榜上有名。

酒仙湖

酒仙湖位於攸縣酒埠江風景名勝區酒埠江鎮的東南部,為國家級大Ⅱ型水庫和國家級水利風景區、它始建於1958年,1960年合閘蓄水、湖區集水面積為610平方公里,總蓄水量為 3億立方米,平均寬度為500米,最大寬度為2300米,平均水深37米,深水航道為24公里。

寶寧寺

千年古剎寶寧寺坐落在攸縣酒埠江風景區酒仙湖景區酒仙湖之濱,地處黃豐橋鎮烏

攸縣攸縣仙人橋風景

井村。寶寧寺創建於唐天寶10年即公元751年,是湖南最早的佛教禪院之一。

寶寧寺為佛教南宗曹洞宗祖庭,從唐五代至宋元期間,寶寧寺香火一直很盛,成為湖南名剎和佛教南嶽、江西兩系的交往中心。寶寧寺現存的寺院殿宇,是清光緒二年修復的模式,前後有三進,殿、堂、樓、閣、台共24座。寶寧寺在中國佛教史上享有較高的聲譽和地位,「北有少林,南有寶寧」之說盛極中國佛教界,一代佛學泰斗吳立民評價寶寧寺為「國寶」。

陽升觀

陽升觀,系新攸州十景之一,位於縣域東南25公里之蓮塘坳鄉,地處司空山群峰環繞之中。始建立唐天寶七年(748年)。前瀕南水,後靠三清峰,畫屏峰呈於前,獅子峰、鳳凰峰附於左右。山門有一楹聯道:「唐宋敕建以來名山不朽;慶光重修而後福地長留」,此聯概括了該觀的歷史。觀前一公里處的老爐峰下建有陽升觀電站,420米長的管道,1070級石階直上峰巔,猶如長龍上天。

桃源谷

攸縣桃源谷風景(2張)

桃源谷是攸縣酒埠江風景區的自然生態谷,是酒埠江地質公園的古河道,全長2000餘米。谷內環境清幽、植被茂盛、溪流清澄、碧潭飛瀑、亂石穿孔。山上奇禽異獸,珍稀植物,名貴葯材處處可見。春天櫻桃、杜鵑漫山紅遍;秋季獼猴桃、野葡萄掛滿山溝,人處其景心曠神怡,是一個天然氧吧、健康旅遊的聖地。經濟的飛速發展,促進了全縣的內外貿易。全縣與海內外的貿易交流往來十分活躍,可謂商賈雲集、貨暢其流。位列「湖南五大市場」之一、湘東市場之首的皇圖嶺農貿市場吸引了大江南北、長城內外的生意人。商城,成為湘東地區又一處火爆的商業中心

靈龜寺

據《攸縣志》同治版記載,靈龜寺始建於明末,位於城東米水河畔靈龜峰之巔,邑紳劉伯相建「元帝祠」於峰頂,縣丞余有為建「如斯亭」於山腰。後有縣衙牢吏張鏜在峰麓出家將祠名改為「張鏜庵」。明教諭楊世桂改「張鏜庵」為靈龜寺

靈龜寺位於攸縣城東1.5km的洣水河畔。其山勢一峰獨秀,如龜出穴,踞水上游,享有「梅城第一峰」之美稱。峰頂一寺,名靈龜寺,鍾鼓常鳴,香煙縷縷,奇峰古剎,巍然屹立。崗環水繞,氣象萬千。

馬鞍山

馬鞍山位於今攸縣鴨塘鋪鄉陰山港村,古陰山縣的位置就是現在陰山港這個地方,居洣水北岸,在濁江匯入洣水處。當時的陰山縣管轄包括今攸縣西北部分地區及今株洲、湘潭、衡山、安仁等部分地方。陰山港南面至今仍有大量漢墓群露出表面。
凌雲塔

位於縣城西10公里之鴨塘鋪鄉陰山港村馬鞍山上,地處攸縣、衡東兩縣交界處。據《攸縣志》同治版及碑刻記載:該塔始建於清嘉慶丙子年(1816)。它是洣水四塔最晚的一座,然又是最大的一座,形制相似於上塔和下塔。但在藝術裝飾上是頗有匠心。塔高29.3米,塔基邊長4.6米,佔地面積為102平方米。該塔八方七層,第一層以下為紅條石砌成,第二層以上為青磚結構。第一層門楣額上書有祁陽石橫式草體「凌雲」2字,左邊是豎書「嘉慶丙子」,右邊相應為「合邑公建」,下鑲青石質「二龍戲珠」浮雕畫、階梯右旋可達七層。2008年,凌雲塔被評為株洲市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