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愛因斯坦說,人生的價值應當看他貢獻了什麼,而不應看他取得了什麼.這說明?
相對的。
個人覺得,人生的價值最終在於貢獻什麼。而不是在於他獲得什麼。回
從唯物主義來說答,肯定是後者是主要的,而現在的社會又是物質居上,人追求的精神和心靈上缺不是很多。但是人僅僅知道去獲得,而不知貢獻,這個社會、國家遲早是會被時代所拋棄,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歷史的簽證就可以完全的詮釋這個道理。
雖然現在是自己的獲取遠小於自己的貢獻,但如果不去付出,想獲得,估計這就有些跟國家的道德和法律是有沖突的。
個人的淺見,望請採納
2、廣州美國過境簽證
我看了您的回答,您的問題就是美國轉機簽證如何辦理,對嗎?
在美國轉機,一定要辦理美國的過境簽證,否則不予入境,視為非法入境。美國駐華使館關於過境簽證的要求:
所有經美國轉往其他國家的旅客均需在旅行前申請過境簽證(C
類簽證)。過境簽證(C類簽證)簽發給經美國境內立即繼續轉往其他國家的外國公民。大多數情況下,符合過境簽證資格的申請人也符合B1/B2簽證(商務和
旅遊簽證)的要求並可獲得B1/B2簽證來代替過境簽證。擁有有效B1/B2簽證的旅客如需從美國過境不必再另外申請過境簽證。
所有過境簽證申請人都應該提前做好准備,以便能夠在面談時出示下列材料和其它任何與簽證申請有關的支持材料:
1、有效護照:如果您的護照將在距您預計抵美日期的六個月內過期、或已損壞、或護照上已無空白的簽證簽發頁, 請在前來面談之前先申請一本新護照。
2、一張照片:於6個月內拍攝的5 X5厘米正方形白色背景的彩色正面照。請將照片用膠水粘貼在DS-156電子簽證申請表上。詳情請見照片要求。
3、簽證申請費收據原件:
您可以在中信銀行在中國的任何分行支付簽證申請費904元人民幣(自2008年7月24日起執行)。非移民簽證申請人現在將DS-156電子簽證申請表填
寫完畢並列印出來後,必須將其申請費收據粘貼於表格的最後一頁上。請注意粘貼收據時不要將條形碼區域遮擋住,另外請勿用訂書釘或膠水(膠棒)粘貼收據。
4、填寫完畢的簽證申請表格: DS-156 和DS-157非移民簽證申請表。
5、從美國過境的證明:證明您申請過境簽證的目的是經美國境內立即繼續轉往其他國家,如旅行日程安排、顯示您需要從美國過境的機票預定等。
6、能夠入境他國的證明:證明您經美國過境後將被允許入境他國,如該國的入境簽證或入境許可書。
7、在中國有牢固約束力的證明:出示經濟、社會、家庭或其它方面約束力的文件,以幫助證明您在美國短暫停留後有意願返回中國。
8、僱傭證明:因商務目的需要過境美國的申請人應該攜帶由僱主開具的證明信,確認您任職於該單位,並寫明您的職位名稱。
網羅美國提醒您,必須提前做好准備,以便能夠在面談時合理解釋您的訪美目的和回國理由,並出示相關證據證明自己的陳述。
其實這些證明很簡單的,你一個個的辦理,就行了。如果您需要填寫表格,以前是DS-156,現在DS-160在線表格,您可以看看我們網羅美國旅行社為您整理的填寫注意事項:
首先登錄美國大使館官網(自己百度一下,不讓發網址),點擊主導航中的「簽證」,打開」DS-160」簽證申請表格的鏈接。這時頁面出現DS-160的在線填寫表格。這時頁面上都是英文表格,在頁面的右上角有一個白框,申請者可以選擇自己熟悉的語言,共有24個選項可選。如果選擇「中文(簡體)」後,只需將滑鼠移動至英文內容上,便會出現相應的中文解釋。 DS-160簽證申請表格大概有十多個頁面,只有在正確填寫並完成一個頁面才能跳轉下一頁面,想完成全部內容大概需要三四十分鍾。在這段時間內需要注意的事項主要有五個方面,希望申請者能夠仔細閱讀。
方面一:英文填寫申請者在填寫DS-160表格時,不能使用自己的本國語言,需全部用英語填寫,為了申請者能夠很好地理解問題,申請者可滑動滑鼠獲得標準的官方中文提示。
方面二:必填項目表格上大多都是必填項,尤其是姓名、性別、生日等基本信息,必須同護照上的一致。如果有漏項,表格將不能生成「確認頁」。
方面三:照片要求在表格信息錄入完成後,需要上傳符合要求的電子照片,關於照片的要求網上有詳細的規格說明。如果在「確認頁」上放照片的地方有個「×」,說明照
片上傳失敗。這就要求申請者在遞交DS-160表格的「確認頁」時,附上一張列印好、符合規格的照片,列印的要求網站也有詳細說明。方面四:時間在填寫DS-160表時是有時間限制,電腦閑置15分鍾左右,表格會自動終斷而不會保存之前所填內容。方面五:眼疾手快,時時保存要克服方面四的問題,就要實時保存頁面內容,邊填寫邊保存。網羅美國提醒各位同學最值得注意的是填寫DS-160,務必眼疾手快,不斷保存……
相信我,官網上說20分鍾不動timed
out是謊言,實際上你2分鍾不動它立馬把你out出去,你就得苦命地再填一回……使館人員建議申請者可將填好的表格下載到電腦保存,這樣下次申請方便,
只用上傳已填好的表格,再在表格上填寫需要更改的內容就可以,而不用重新填寫。在填寫完成DS-160後,將表格提交會生成確認頁面,並會形成一個條形碼頁面。申請者只需要攜帶此列印頁去使館申請簽證就可以了。
出出國老師根據多年經驗發現,男申請者和女申請者所需回答的問題有所不同。女申請者的問題更集中在家庭成員的簡單信息上,男申請者需要的信息更多,除了家庭信息外,有些還要求填之前老闆的信息、教育背景,甚至包括國際敏感政治問題等。如上就是關於填寫DS-160簽證申請表格的幾個注意事項,申請者在填寫此表前,可以在網上瀏覽一下相關網站或論壇等,做到心中有數。當然,如
果申請者有關於美國留學或美國簽證方面的問題,歡迎撥打出出國免費咨詢 718#737,2266或kou 2 0 5……9@0 6 1 9 在線咨詢,有在美國的專業人士會給出滿意的答復。
3、三個名人以上的實跡!
愛迪生 (1847-1931)
19世紀被譽為科學的世紀,也是以科學的技術化和社會化為突出特徵的世紀。科學在這個世紀開始成為社會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風起雲涌的偉大創新轉變成為技術科學的巨大威力。這個世紀的一些科技巨擘繼續活躍於20世紀。托馬斯·阿爾沃·愛迪生(Thomas Alva Edison),就是其中之一。美國《生活》周刊不久前評出的過去1000年的100位最有影響力人物中,愛迪生名列第一。
愛迪生出身低微、生活貧困,他的「學歷」是一生只上過3個月的小學,老師因為總被他古怪的問題問得張口結舌,竟然當他母親的面說他是個傻瓜、將來不會有什麼出息。母親一氣之下讓他退學,由她親自教育。這時,愛迪生的天資得以充分地展露。在母親指導下,他閱讀了大量的書籍,並在家中自己建了一個小實驗室。為籌措實驗室的必要開支,他只得外出打工,當報童、辦報紙。最後用積攢的錢在火車的行李車廂建了個小實驗室,繼續作化學實驗研究。後來,化學葯品起火,幾乎把這個車廂燒掉。暴怒的行李員把愛迪生的實驗設備都扔下車去,還打了他幾記耳光,據說愛迪生因此終生致聾。
愛迪生是美利堅民族崇尚的那種傳奇般的人物——雖未受過良好的學校教育,但憑個人奮斗和非凡才智獲得巨大成功。他自學成才,以堅韌不拔的毅力、罕有的熱情和精力從千萬次的失敗中站了起來,克服了數不清的困難,成為美國發明家、企業家。他早年曾制定雙工式和四工式電報系統,發明自動電報幫電機。1877~1879年發明留聲機;實驗並改進了電燈(白熾燈)和電話。以後又制定了照明系統,並為實現集中供電進行了許多工作。他提出並採用直流三線系統。製成當時容量最大的發電機,並於1882年利用該機建成了第一座大型發電廠。在同時期,作了鐵道電氣化的試驗。1883年發現「愛迪生效應」,即熱電子發射現象。在電影技術、礦業、建築、化工等方面也有不少著名的發明,僅從1869年到1901年,就取得了1328項發明專利。在他的一生中,平均每15天就有一項新發明,他因此而被譽為「發明大王」。
愛迪生獻身科學、淡泊名利。在研製電燈時,記者對他說:「如果你真能造出電燈來取代煤氣燈,那你一定會賺大錢。」愛迪生回答說:「一個人如果僅僅為積攢金錢而工作,他就很難得到一點別的東西——甚至連金錢也得不到!」他一直被稱作現代電影之父,可是在電影界人士為他77歲壽辰舉行的盛大宴會上,他說:「對於電影的發展,我只是在技術上出了點力,其他的都是別人的功勞。」
愛迪生胸襟開闊、善處逆境。針對自己的耳聾不便,他說:「走在百老匯的人群中,我可以像幽居森林深處的人那樣平靜。耳聾從來就是我的福氣,它使我免去了許多干擾和精神痛苦。」1914年某天晚上,愛迪生的電影實驗室突遭火災,損失巨大。愛迪生安慰傷心之極的妻子說:「不要緊,別看我已67歲了,可我並不老。
從明天早晨起,一切都將重新開始,我相信沒有一個人會老得不能重新開始工作的。」第二天,愛迪生不但開始動工建造新車間,而且又開始發明一種新的燈——一種幫助消防隊員在黑暗中前進的攜帶型探照燈。火災對愛迪生就像是一支小小的插曲。
愛迪生造福大眾、不畏艱辛。為尋找燈絲,他試驗了數千種材料;為試制一種新的蓄電池,他失敗了八千次。因此,愛迪生常常說:「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奮。」他在80歲時,仍然保持著發明家的精神,堅張地進行著發明創造活動。1927年,他成立了愛迪生植物研究公司,投入一個嶄新的研究領域,尋覓化工新材料。81歲高齡的愛迪生成功地從野草中提煉出橡膠,受到人們極高的評價。
1931年10月18日清晨3時24分,愛迪生帶著寬慰的微笑,閉目辭世,享年84歲。臨終時他坦然地說:「我為人類的幸福,已經盡力了;沒有什麼可遺憾的了。」
舉行葬禮的那天,全美國熄滅電燈一分鍾,以示哀悼。這是人們表達對愛迪生無限懷念之情的最隆重的方式,也是人們獻給這位偉大發明家的一曲無言的贊歌。
路德維希·凡·貝多芬(1770-1827) 是十八世紀後年葉以來世界最著名的德國 音樂家。1770年12月26日貝多芬誕生於 德國萊茵河畔的波恩城。他的祖父原是荷 蘭籍,移居德國後,曾任當地宮廷樂長。 父親是個男高音歌手,母親是宮廷御廚的 女兒。貝多芬生長的年代,正是約瑟夫二 世實行"開明專制"的時期,波恩的統治者也實行了一些改良的 措施。波恩成了當時德國啟蒙運動的中心地之一。貝多芬的幼年 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起來的。但是,貝多芬童年很不幸福, 嗜酒成癖的父親敗壞了家業,他企圖把四歲的貝多芬變成搖錢 樹,一心想讓自己的兒子也成為莫扎特式的神童,因此他不只強 迫孩子練琴,而且常常夜半三更酗酒回家後把孩子從熟睡中拖起 來拉琴,不滿八歲的貝多芬被強迫在寇恩的聽眾面前表演、賣 藝,十一歲的貝多芬就開始在劇院的樂隊里工作。這種嚴酷的童 年生活,使貝多芬很早就走上了獨立的以音樂謀生的道路,同時 也就養成了他堅毅倔強的性格。
從1781年起,貝多芬在劇院工作的同時,跟樂隊指揮奈弗學 習巴赫的《平均律鋼琴曲》和作曲法。奈弗是位很有修養、傾向 於啟蒙運動的作曲家.指揮家,他對發展德國的民族歌劇、清唱 劇都曾有過貢獻。貝多芬通過向這位老師學習,認識到學習德國 民族音樂傳統的重要,並在奈弗的引導下也接受了啟蒙運動的影 響,對德國當時的進步文學發生了濃厚的興趣。
1787年以後,貝多芬擔起了全家生活的經濟重擔。但貝多芬 並未被艱難困苦的適遇所屈服,他設法在波恩大學旁聽哲學課, 他醉心於誦讀和研究古代神話、希臘文和拉丁文的古典文學,他 對莎士比亞、席勒、歌德等人的作品非常喜愛。他雖然沒有莫扎 特的早熟天賦,也沒有莫扎特優越的學習條件,而他那孜孜不倦 的自學所取得的成就,是他所有的前輩都不及的。
1789年的法國資產階級革命和萊茵河流域進步的反封建運 動,對貝多芬的思想成長起了巨大的作用,他逐漸把追求"自由、 平等.博愛"作為自己的政治理想。1790年他創作的大合唱《約瑟 夫二世之死》,把約瑟夫二世當做人民的救世主來贊頌,這一方 面表現出他對共和理想的追求,同時也反映出貝多芬早年對改良 主義的不合實際的幻想。這部作品也是貝多芬把聲樂和交響樂溶 為一體的最早嘗試。
1792年,貝多芬在海頓的鼓勵與支持下,來到維也納定居。 他起先是以一位天才的青年鋼琴家出入維也納的貴族門庭,並受 到貴族們的熱情接待和保護,他也曾一度產生過對上流社會的幻 想。但是,貝多芬所處的時代畢竟與海頓,莫扎特的時代不同, 時代賦予貝多芬更成熟的資產階級自覺性和個人的自信和自尊。 因而他一開始就不甘願做貴族門的奴僕,而是要與貴族們有平等 的地位。後來貝多芬漸漸發現自己的資產階級理想和當時的封建 社會有著很大的矛盾,再加上他1796年開始面臨耳聾的威脅,使 貝多芬很快增長起一種對現實不滿,對個人命運反抗的思想感情。
1797年後,貝多芬患了耳聾病,病情逐年惡化。對一個音樂 家說來,再沒有比這一打擊更沉重的了!惡魔限制了作曲家同外 界的交往,妨礙了他的鋼琴演奏,他不得不放棄演出 ,而長期隱 居在維也納鄉村。
從1800年起,貝多芬在創作上很自然地逐漸 脫開海頓和莫 扎特的影響,力求創造自己的藝術風格,追求新的理想。他於 1803年完成的《第三交響曲》(《英雄交響曲》)標志了他在創作 上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成熟時期。他這一時期的創作力極 為旺盛,表現出巨人般的工作能力,涌現出許多傑出的作品。貝 多芬成熟時期作品的基本思想邏輯——「通過斗爭,得到勝利", 在這一時期中逐步得到確立,英雄性、群眾性的交響樂新風格形 成了,革命的內容、戲劇性的交響樂發展手法、形式上的各種重 大革新等等,在這一時期都獲得了進一步的發展。貝多芬最傑出 的作品,幾乎都是在他後半生三十年生涯的耳聾狀態中創作的。
1815一1819年是貝多芬經歷的四年危機時期。當時,歐洲陷 入了反動的封建復辟時期,資產階級的革命力量遭到扼殺,黑暗 籠罩著歐洲大陸。這個時期貝多芬的思想較為復雜,他的自信和 堅定被失望和動搖所襲擾;創作上的英雄風格向抒情性風格轉 變;作品很少,大部分時間花在收集、探索和改編歐洲各國的民 歌上。這充分說明資產階級上升時期的共和主義者是有其歷史局 限的。然而,貝多芬最後終於從沉默中掙扎出來,度過了他的危機 時期。從1819年起,貝多芬重又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反封建的 斗爭中來。此時他創作的五首鋼琴奏鳴曲、五首弦樂四重奏,乃 至他創作中最偉大的《第九交響曲》(《合唱交響曲》)等作品都 具有深刻的意義。但貝多芬最後的晚年是他一生最悲慘、最痛 苦的年月,孤寂和貧困的威脅使他窮愁潦倒,孑然一身,1827年 3月26日病逝於維也納。據說在他臨終的一刻,暴雨雷電交加, 貝多芬舉起乾枯的手臂向天空作最後的奮擊。這種生命不息戰斗 不止的精神,全部貫注在他那些不朽的巨作中。
貝多芬是人類藝術上最偉大的創造者之一。他一方面有著卓 越的音樂天斌、熾熱的叛逆氣質和巨人般的堅強性格;另一方面 他那百折不撓的意志和對社會的責任感而產生的崇高思想,形成 他作為一個音樂家的特殊品質。他通過自己的創作,特別在他的 九部交響曲中,反映了那個時代偉大的人民運動和最進步的思 想。他以時代和個人的命運為題,通過深刻的哲理和感人的藝術 形象相結合,寫出了一系列交響樂作品,表現了從斗爭到勝利、 從黑暗到光明、從苦難到快樂的 資產階級上升時期的精神歷程, 他的九首交響曲象珍珠一樣永遠閃閃發光。
通過對貝多芬九首交響曲的研究和分析,特別是其中四首 (即第三.五、六,九首)標題性交響曲的剖析,我們不僅可以 了解貝多芬全部創作的基本面貌和他那偉大而純真的思想,而且 可以了解到交響樂創作上的重大革新,可以看到交響樂是如何從 海頓、莫扎特時代過渡到以舒柏特、門德爾遜為代表的新發展時 期。早在貝多芬在世時他就已被公認是具有世界意義的音樂家, 他既是偉大的古典作曲家,又以浪漫派的先驅而載入史冊。
普林斯頓
★ 小城中的偉人
1933年10月7日,愛因斯坦從英國登上一艘去美國的輪船,同行的有妻子艾爾
莎、助手邁耶爾博士和秘書艾倫·杜卡斯。
愛因斯坦自己也沒想到,他這是在與歐洲永別。朗之萬預言家般地說了一句後來果被驗
證的話:
「這是一件大事。它的重要性就如同梵蒂岡從羅馬搬到新大陸一樣。當代物理學之父遷
到了美國,現在美國成為世界物理學的中心了。」
古老的歐洲,在法西斯主義的陰影中,黯然失色了。羅斯福的「新政」,為美國帶來了
希望,也成為歐洲反法西斯的大後方。去美國,對愛因斯來說,已是沒有選擇的選擇了。愛
因斯坦從1921年第一次訪問美國起,對美國的印象就是復雜的。美國社會的物慾橫流、
追求享樂、犯罪率高、追求時髦、標新立異,他都感到不快,但他同時也發現美國社會比起
古老的歐洲,有著一股說不清、道不明的活力。他初到美國,受到公眾的崇拜,愛因斯坦曾
大惑不解:
「在這個被大家斥責為物慾主義的時代,居然還把那些一生目標完全放在知識和道德領
域中的人看作是英雄,這該是一個可喜可賀的跡象。」
美國最讓愛因斯坦感興趣的是:「我對美國科學研究機構的成就感到十分欽佩。要是我
們企圖把美國科學研究工作日益增長的優勢完全歸功於充足的經費,那是不公正的;專心致
志,堅韌忍耐,同志式的友好精神,以及共同合作的才能,在它的科學成就中都起著重要的
作用。」
同時,「富裕階層的社會意識比在歐洲的要發達得多。有錢的人認為把他的財產的很大
部分,而且常常連同他自己精力的很大部分,交給社會去支配,是自己理所當然不可推卸的
責任;那個威力無限的社會輿論也迫切要他這樣做。」
愛因斯坦所要去的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就是這樣建立起來的。
1930年,兩個美國擁有億萬資產的兄妹,請來美國著名的教育家和學校改革家弗萊
克斯納,請他幫助建立一個新的科學研究所。弗萊克斯納發現,實用型的研究所在美國已經
夠多了,於是建議創辦一個新型的高級研究機構,聘請各個學科的第一流學者。沒有計劃,
沒有任務,研究什麼,怎樣研究,一切聽任學者們自己的想法,研究所只負責向各位學者提
供足夠的經費。弗萊克斯納把這個機構定名為高等研究院,他就是實際的組織者。
弗萊克斯納想,既然擁有足夠的經費,就應讓世界上最有名的科學家們擺脫教學、行
政、日常生活瑣事的操勞,他們應當研究最高級和最普遍的問題。如能招聘到一流的學者,
就不愁沒有更多的年輕的傑出學者們慕名而來。在聘任通知中,弗萊克斯納反復強調來研究
院的學者享有完全的獨立性,研究院是「一個自由港,學者們在這里可以把世界看作是自己
的實驗室,而無一日三餐之憂。」
1932年1月,有人建議弗萊克斯納去加里福尼亞的帕薩迪納,愛因斯坦正在那兒講
學。弗萊克斯納有些猶豫:這可是當今物理學界的泰斗,自己能請得動嗎?但如果請來了愛
因斯坦,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的聲名不就立刻傳出去了嗎?
費萊克斯納抱著試一試的態度去了帕薩迪納,他詳細向愛因斯坦談了研究院的宗旨及計
劃。愛因斯坦聽了很感興趣,但表示每年可能還得在柏林呆一段時間。
不久之後,弗萊克斯納又到牛津大學與愛因斯坦會面,再次邀請愛因斯坦來普林斯頓高
等研究院。當時,愛因斯坦回德國的希望已經很渺茫了,他便有了去普林斯頓的意向。19
33年後,愛因斯坦已主動與柏林斷絕了關系,去普林斯頓也就成了順理成章的事。費萊克
斯納彷彿從天上掉下一個金元寶,連連問愛因斯坦有什麼要求。愛因斯坦提出兩個要求:一
是普林斯頓研究院要接受他的助手邁耶爾,給他正式職位;二是他的年薪只要3000美
元。並問弗萊克斯納:「倘若在普林斯頓維持一年生活不需3000美元,還可以再低一
些。」
對第一個要求,幾經磋商後終於圓滿解決。可第二個要求卻讓費萊克斯納為難了。一個
堂堂最高研究院里的世界著名科學家,年薪只要3000美元,這怎麼說得過去呢?讓不知
內情的人知道,難道不會說普林斯頓在虐待愛因斯坦嗎?弗萊克斯納覺得自己實在擔不起這
個罪名。他一次又一次向愛因斯坦提議,能否把年薪提高,到最後,他幾乎是懇求愛因斯坦
了。幾經「討價還價」,總算說服愛因斯坦接受16000美元的年薪。
從伯爾尼專利局開始,愛因斯坦就養成一個習慣,工作之外的時間才是屬於自己的研究
時間。他把研究看成是屬於自己的東西。僅憑研究去拿薪水他總覺得不安。從蘇黎世、布拉
格到柏林,他講課的時間越來越少,但總還是有的。如今到普林斯頓,所有的時間都由他支
配,他下意識地覺得有愧。
愛因斯坦對憑純科學研究領取薪金感到難為情,這種感情也許是無意識的,但對於他而
言,又有著內在的深刻理由。他總想幹些與基本的研究活動無關的事情作為生活費用的來
源。在這點上,斯賓諾莎——以金剛古琢磨匠身份為職業的哲學家——對愛因斯坦有很大的
吸引力。盡管普林斯頓研究院多次聲明該院的科學家有完全自由支配時間的權利,但愛因斯
坦總不想成為純粹被社會供養的人,他忘不了一個人應對社會承擔的責任與義務,哪怕自己
的研究仍然是屬於社會的。
普林斯頓是美國東部的一個大學城,人口只有幾千人。小城裡古風純朴,陽光燦爛。林
蔭道上的行人稀稀疏疏,道路兩旁星星點點散布著一些一兩層樓的小房子。紅色的屋頂,白
色的牆,掩映在鬱郁蔥蔥的樹木叢中。每一座房子都像綠色海洋中的一個孤島。這里似乎聞
不到金圓帝國的銅臭,聽不見工業巨人的叫囂。這里就像萊頓小城和蘇黎世湖畔、柏林郊外
那樣嫻雅幽靜,具有古老歐洲的情趣。
愛因斯坦來到普林斯頓,這個僻靜的小城和一個偉大的名字聯系在一起,成了舉世聞名
的科學聖地。
愛因斯坦在普林斯頓留下了數不清的軼聞趣事。人們說他在比利時王後「御筆」題贈的
詩的背後做計算;說他在鞋店的發票背面寫上致答詞,跑到庄嚴的授獎儀式上去掏出來宣
讀;說他在朋友家吃飯,靈感來了,沒紙就在主人家的新桌布上寫下一行行公式;說他出外
找不到回家的路,打電話去問研究院怎麼回家;說他把一張1500美元的支票當書簽用,
丟了也不知道;說人家請他講1分鍾話,給1000美元,他說他不需要錢……
愛因斯坦給普林斯頓帶來光榮,普林斯頓人以愛因斯坦為自己的驕傲。大學生們編了一
支歌,在馬路上邊走邊唱:
誰數學最棒?
誰愛上微積分?
誰不喝酒,只喝水?
——我們的愛因斯坦老師!
我們的老師飯後不散步,
我們的老師時間最珍貴。
我們要請天上的造物主,
把愛因斯坦老師的頭發剪短些!
隨意、溫和的愛因斯坦愛上了普林斯頓,這兒沒有繁文縟節,沒有歐洲大陸上的呆板和
清規戒律,他在這兒享受到一個普通人生活的歡樂,也留下了不少故事。
有一個故事是這樣的:普林斯頓有個12歲的女孩子。放學回家後總是跑到愛因斯坦家
里去玩。媽媽發現後,把孩子狠狠訓了一頓,說:你怎麼能浪費愛因斯坦的寶貴時間呢?並
帶著孩子向愛因斯坦道歉。愛因斯坦笑著說:
「噢,不用道歉。她帶甜餅給我吃,我幫她做算術題。我從她那兒學到的東西,恐怕比
她從我這兒學到的東西還多呢!」
還有這樣的故事:有一次,美國一家醫院要聘請一位X光專家。一個猶太難民來求愛因
斯坦幫忙,愛因斯坦立即寫了一封推薦信。過了幾天,又來了一個從希特勒鐵蹄下逃出來的
猶太人,請求幫忙。愛因斯坦又寫了一封推薦信。這樣,他給4個猶太人寫了4封推薦信,
讓他們去爭奪同一個職位,讓大家哭笑不得。後來,這樣的推薦信寫得實在是太多了,以致
拿推薦信去求職的人還沒開口,人家就說,行了,行了,收起介紹信吧。這兒求職的人每人
都有這樣的一封介紹信。
還有一個故事說:一群大學生說說笑笑,跑來問愛因斯坦,什麼叫相對論。他回答說:
「你坐在一個漂亮姑娘旁邊,坐了2小時,覺得只過了1分鍾;如果你挨著1個火爐,
只坐了1分鍾,卻覺得過了2小時。這就是相對論。」
英費爾德在普林斯頓是愛因斯坦的助手,在他的回憶錄中,提到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即愛因斯坦的誠懇與理智的關系。他認為這兩者在愛因斯坦身上是和諧共處的。「很難找到
一個學者,其思想能在這樣的程度上充滿情感,能具有這樣明朗的表達激情的聲調,能在這
樣的程度上以『為超個人的東西服務』的激情中,從對大自然的美的陶醉中汲取養料。同
樣,也很難找到一個人,他對人們的誠懇態度、對人們的愛、對人們的責任心,能在這樣的
程度上出自他的思想。」
英費爾德對愛因斯坦的這一特點作了非常准確的說明。
「在物理學方面,我向愛因斯坦學到了許多東西。但最珍貴的,卻是在物理學以外學到
的東西。愛因斯坦是——我知道,這樣說多麼平庸乏味——世界上最好的人。其實,看來這
個定義也不那麼簡單,而且需要作些必要的解釋。
「同情——一般說來這是人的善良的源泉。對別人的同情,對貧困、對人的不幸的同情
——這就是善意的源泉,它通過同情的共鳴器起作用。當我們看到別人在斗爭和痛苦的時
候,對生活和對人們的眷戀便通過我們對外部世界的聯系在我們的感情屑て鴟從Α?
「但是,善意還有完全不同的根源。這就是建立在獨立清醒思考基礎上的天職感。善意
的、清醒的思想把人引向善,引向忠實,因為這些品質使生活變得更單純,更充實,更完
美,因為我用這種方法在消除我們的災難,減少同我們生活環境之間的摩擦,並在增加人類
幸福的同時,保持自己內心的平靜。在社會事務中應有的立場、援助、友誼、善意,可以來
自上述兩個源泉,如果我們採用解剖學的話說,可以來自心靈或頭腦。我一年一年地學得愈
來愈珍視第二類善意——它來自清醒的思維。我曾多次看到不是由清醒的理智支持的感情是
多麼地有害。」
許多了解愛因斯坦的人們問自己,在這個人身上什麼東西更偉大:是洞察宇宙構造的智
慧,還是對人類的每一次災難和對社會的不公正的每一次表現的共鳴之心?這個印象在與愛
因斯坦一起在普林斯頓生活過的人的回憶錄中表現得很清楚。替愛因斯坦治過病的古斯塔
夫·布基醫生寫道,無論愛因斯坦思想的深刻性和突然性所留下的印象是多麼的強烈,然而
「他的人性畢竟是一個最大和最感人的奇跡」。布基解釋道,愛因斯坦從不願畫家給他畫
像,但有一個理由准能對他起作用。畫家只須說這一點就夠了:愛因斯坦的畫像或許會——
即便是暫時的——幫助他擺脫貧困,於是愛因斯坦就毫無怨言地陪上許多個小時,讓這個可
憐的人給自己畫像。布基說,大街上的過路人在看見愛因斯坦的時候總是露出善意的笑容。
面對他們的笑容,他有點不好意思地點點頭。在普林斯頓,人人都認識他。
「甚至在普林斯頓這個小小的大學城裡,所有的人都是用貪婪的好奇眼光看著愛因斯
坦。在我們一起散步時,我們總是避開那幾條繁華的大街,專撿野外和行人寥落的小街。比
如,有一次,一輛小汽車里的人請我們稍等片刻,從汽車里鑽出一位已經不年輕的帶著照相
機的婦女,由於激動臉都紅了,她請求:
『教授先生,請允許我給您拍一張照片。』
『請吧。』
他安詳地站立了幾秒鍾,然後繼續自己的談話。
我相信,過了幾分鍾他就忘了這件事。
有一次,我們走進普林斯頓一家影院看電影,我們買了電影票,走進擠滿人的前廳才知
道,還要等15分鍾才開映。
愛因斯坦提議走一走。出來時,我向檢票員說:
『我們過幾分鍾就回來。』
可是,愛因斯坦感到不安。
『我們已經沒有票了,您會認出我們嗎?』
檢票員笑了,他認為這是教授開的一個很成功的玩笑,就對愛因斯坦說:
『是的,教授,我大概會認出您的。』」
到美國之後,愛因斯坦的生活相對安靜下來,很少出門。1935年5月,他到百慕大
作短期旅行,這是愛因斯坦最後一次離開美國外出旅行。此行的目的是為了取得移民簽證。
除此之外,愛因斯坦與外界接觸也比較少,但這並沒減少他在美國人心目中的魅力。
1934年1月,羅斯福總統在白宮接見愛因斯坦夫婦。1938年10月,在紐約東
北郊預計於1939年春季開幕的世界展覽會工地上,美國人把一些紀念品裝在一隻堅固的
金屬封包里,其中包括請愛因斯坦為5千年後子孫寫的一封信,准備等5千年(即公元69
39年)後讓後代子孫把它掘出來打開。
愛因斯坦的信是這樣寫的:
「我們這個時代產生了許多天才人物,他們的發明可以使我們的生活舒適得多。我們早
已利用機器的力量橫渡海洋,並且利用機械力量可以使人類從各種辛苦繁重的體力勞動中最
後解放出來。我們學會了飛行,我們用電磁波從地球的一個角落方便地同另一角落互通訊息。
「但是,商品的生產和分配卻完全是無組織的。人人都生活在恐懼的陰影里,生怕失
業,遭受悲慘的貧困。而且,生活在不同的國家裡的人民還不時互相殘殺。由於這些原因,
所有的人一想到將來,都不得不提心吊膽和極端痛苦。所有這一切,都是由於群眾的才智和
品格,較之那些對社會產生真正價值的少數人的才智和品格來,是無比的低下。
「我相信後代會以一種自豪的心情和正當的優越感來讀這封信。」
1940年10月1日,愛因斯坦、瑪戈特和海倫·杜卡斯在特倫敦大法官菲利普·福
爾曼的主持下,宣誓成為美國公民。
但愛因斯坦仍保留瑞士國籍。
1943年5月31日,愛因斯坦與美國海軍軍械局烈性炸葯與燃料組簽訂顧問合同
(後來合同延長到1946年6月30日)。顧問費每天25美元。
1944年,在堪薩斯州,愛因斯坦1905年狹義相對論論文的手稿,以600萬美
元拍賣,作為對支持戰爭的捐獻。
★ 神聖的孤獨
到普林斯頓後不久,愛因斯坦就寫信給比利時王後,發出了內心的苦悶:
「我把自己鎖閉在毫無希望的科學問題中,我老了,自從我到此地與社會隔絕以後,更
是如此。」
1934年,愛因斯坦的好友埃倫費斯特自殺,愛因斯坦認為導致埃倫費斯特走向死亡
的根本原因在於:作為科學家的埃倫費斯特對解決科學在他面前提出的任務感到力不從心。
這是對朋友之死的分析,同樣也是自己處境的深切感受。
統一場論問題仍是愛因斯坦在普林斯頓研究的主要內容。但關於統一場論的工作是在和
任何有影響的和廣大的理論物理學家團體完全隔離的情況下進行的。這一次,理論沒掌握任
何可以用解釋某種實驗的難解結果使廣大物理學界感興趣的材料。理論的「內在的完備」同
「外部的證實」沒有找到一個交叉點。這一次,「內在的完備」成了唯一廣泛的東西——只
要可以設想出來。涉及到了初始的假設,它們無須任何附加的假說便可解釋物理過程的全部
總和,而不管這些過程是由什麼樣的場所引起的。但是,這些初始假設同能賦予假設以可靠
性的實驗卻聯系不起來。
在孤獨中研究統一場論的愛因斯坦陷入前所未有的孤獨之中。
在普林斯頓,愛因斯坦似乎願用全部時間來保障對統一場論問題的「孤獨」思考,但他
的思考又常被人們打斷。許許多多人期待愛因斯坦的忠告、幫助、演說。在大
4、想去美國應聘高級護理,簽證好簽嗎?
你可以瀏覽一下美國駐華使館的主頁,上面有關於去美國的各類型簽證版非常詳細的信息權,網址是 http://beijing.usembassy-china.org.cn/.但是感覺一般商務簽證B1和B2,工作簽證等非移民簽證一類只要所有的文件齊備,給簽證官的第一面印象比較好(簽證官認為你不具有移民美國的傾向,這一點非常重要),一般都比較容易通過吧.但是本科以上學歷,沒有結婚生子的朋友可能通過率就比較低了.
5、愛因斯坦居然曾經來過中國?他都去了哪裡?
這個還真的不清楚,歷史上也沒有記載這個事情。
6、愛因斯坦的生平事跡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1879.3.14——1955.4.18)德國物理學家。他於1879年出生於德國烏爾姆市的一個猶太人家庭(父母均為猶太人)。
1900年畢業於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入瑞士國籍。
1905年獲蘇黎世大學哲學博士學位。曾在伯爾尼專利局任職,在蘇黎世工業大學擔任大學教授。
1913年返德國,任柏林威廉皇帝物理研究所所長和柏林洪堡大學教授,並當選為普魯士皇家科學院院士。愛因斯坦在英國期間,被格拉斯哥大學授予榮譽法學博士學位。
1933年因受到納粹政權的迫害,脫離德國遷居美國,擔任普林斯頓大學教授,從事理論物理研究工作。
1940年寫了一篇著名論文,「我不信仰一個人格化的神「。
1955年4月18日,病逝於普林斯頓。
(6)愛因斯坦簽證擴展資料:
愛因斯坦喜歡閱讀哲學著作,並從哲學中吸收思想營養,他相信世界的統一性和邏輯的一致性。19世紀末,馬赫在所著的《發展中的力學》中,批判了牛頓的絕對時空觀,這給愛因斯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05年5月的一天,愛因斯坦與一個朋友貝索討論這個已探索了十年的問題,貝索按照馬赫主義的觀點闡述了自己的看法,兩人討論了很久。
突然,愛因斯坦領悟到了什麼,回到家經過反復思考,終於想明白了問題。第二天,他又來到貝索家,說:謝謝你,我的問題解決了。
原來愛因斯坦想清楚了一件事:時間沒有絕對的定義,時間與光信號的速度有一種不可分割的聯系。他找到了開鎖的鑰匙,經過五個星期的努力工作,愛因斯坦把狹義相對論呈現在人們面前。
7、愛因斯坦來過中國嗎?
來過的,當時德國法西斯迫害猶太人,很多猶太人都避難到了上海的租界,(因為上海租界不需要簽證的),所以愛因斯坦就來中國了。
1922年8月8日,愛因斯坦攜夫人羅愛莎出訪日本,途經科倫坡和新加坡,在到達日本之前訪問了香港和上海。1922年11月13日上午10時,愛因斯坦乘日本船「北野丸」號到達上海,在匯山碼頭登陸。抗日戰爭「八一三淞滬會戰」,這個碼頭是日軍據點,至今尚存。到碼頭迎接愛因斯坦的有德國和瑞典駐上海總領事和中國學者等。就在這個碼頭上,瑞典駐上海總領事代表瑞典皇家科學院正式通知愛因斯坦獲諾貝爾獎。
下面是愛因斯坦和上海租界的各界人士的合影留念。
8、愛因斯坦的事跡
人物生平: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Albert.Einstein,1879年3月14日—1955年4月18日),出生於德國符騰堡王國烏爾姆市,畢業於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猶太裔物理學家。
愛因斯坦1879年出生於德國烏爾姆市的一個猶太人家庭(父母均為猶太人),1900年畢業於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入瑞士國籍。
1879年3月14日上午11時30分,愛因斯坦出生在德國烏爾姆市班霍夫街135號。父母都是猶太人。1888年(9歲),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入路易波爾德高級中學學習。
1895年(16歲),愛因斯坦自學完微積分。同年,愛因斯坦在瑞士理工學院的入學考試失敗。愛因斯坦開始思考當一個人以光速運動時會看到什麼現象。對經典理論的內在矛盾產生困惑。
1905年,獲蘇黎世大學哲學博士學位,愛因斯坦提出光子假設,成功解釋了光電效應,因此獲得1921年諾貝爾物理獎,1905年創立狹義相對論。
1914年(35歲)4月,愛因斯坦接受德國科學界的邀請。遷居到柏林。8月,即爆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他雖身居戰爭的發源地。生活在戰爭鼓吹者的包圍之中,卻堅決地表明了自己的反戰態度。
1915年創立廣義相對論。1955年4月18日去世,享年76歲。
(8)愛因斯坦簽證擴展資料:主要成就:
1、1916年,愛因斯坦完成了長篇論文《廣義相對論的基礎》,在這篇文章中,愛因斯坦首先將以前適用於慣性系的相對論稱為狹義相對論,將只對於慣性系物理規律同樣成立的原理稱為狹義相對性原理,並進一步表述了廣義相對性原理:物理學的定律必須對於無論哪種方式運動著的參照系都成立。
2、光電效應:1905年,愛因斯坦提出光子假設,成功解釋了光電效應,因此獲得1921年諾貝爾物理獎。
3、能量守恆:愛因斯坦從更新的高度,闡明了物質不滅定律和能量守恆定律的實質,指出了兩條定律之間的密切關系,使人類對大自然的認識又深了一步。
參考資料:網路--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9、你好,辦美國簽證,美國大使館能查到我的實際婚姻情況記錄嗎?
那就分開申請啊,做資料
10、加拿大留學生停學一年轉到college也沒畢業怎麼辦?
你好,題主,我可以來回答你的問題,留服學歷認證的標准,原則是上需要在國外回或境外正規高校答就讀,取得本科及以上學位的留學生,持留學簽證全日制(必須是full-time,如果是part-time或網課函授是不行的)就讀,修滿規定的學分,取得相應的學位,在留學所在國家呆的時間滿足學制的60%以上。這才具備了初步的認證條件。你在加拿大的college畢業之後一般是發的diploma,只有極少數的college才設有本科的學位,要是diploma那就很尷尬,因為既不是本科也不是碩士,只能相當於是專科。
並且如果你是未畢業的情況下的話,是沒有辦法進行學歷認證的,就算畢業了也很有可能認證不了,何況是未畢業的。建議題主可以在現在的情況下,直接就讀研究生,這樣也是可行的一種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