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國最早的護照是什麼時候開始使用的
在中國,護照的淵源可追溯到戰國時代。古代的中國人憑用竹簡、布帛、木板、金玉或紙張做成的「封傳」、「契」、「照碟」、「過所」、「符節」。「符傳」、「路證」、「路引」等證件出入邊塞關津,類似現代簽證的內容記載其上。清朝康熙年間,中國已有護照。1689年中俄《尼布楚條約》規定,「凡兩國人民持有護照者,得過界來往,並許其貿易互市」。清朝的中國護照是一紙公文式,除記載有持照人姓名、籍貫、年齡、職業及發照機關和主管官員姓名、發照日期、蓋官方印鑒等項內容外,還記載護照系「奉上諭」、為「宣布朝廷德意」應持照人請求而發,以便各關卡驗證放行和地方官員給持照人以切實保護等內容。進入20世紀,清廷重視對護照的管理,出現了「游歷護照」的類別,吉林將軍衙門還制定有護照章程,並附有護照式樣。中華民國時期,中央政府制定了比較完整的護照制度,1932年1月31日國民政府公布了護照條例。新中國成立後,印製並啟用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制定了護照的印製、頒發、使用和管理制度。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印製並於1950年1月啟用了第一批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護照、官員護照和普通護照。1951年8月啟用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護照。1956年8月將普通護照分為因公普通護照和因私普通護照。1964年10月二日啟用新版官員護照,後於1978年2月停止使用。1991年8月啟用新版外交護照、公務護照和因公普通護照。1992年8月啟用了新版因私普通護照。舊版護照與新版護照同時使用,直到用完為止。中國先後印製啟用了30多種版本護照。現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分為外交護照、公務護照、因公普通護照和因私普通護照。持上述各種中國護照前往世界各國有效。中央人民政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154條的規定,授權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依照法律簽發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護照。
2、護照是什麼時候開始出現的
目前可查證最早貼照片的中國護照,為1919年9月所發放,為中華民國北洋政府駐滬辦事處所發放。1922年4月,經過長時間研究查核後,北洋政府外交總長顧維鈞組織「全權代表辦事處」,聲明為中國唯一外事統籌機構,並同時訂定具有照片的正式中國護照發放規格與章程,並由該辦事處首度發放包含顧維鈞、馮玉祥(總理)等官員的多本正式護照,同時且與各國談判中國護照的發放權力。
3、護照多長時間
辦理護照的一般程序為:
1.攜帶本人身份證或者戶口簿到戶口所在地派出所、公安分縣局出入境管理部門領取《中國公民因私出國(境)申請審批表》(以下簡稱「申請表」)
2.填寫申請表。
3.提交申請。提交申請時必須攜帶下列材料:
本人身份證或者戶口簿原件和戶口簿首頁、本人資料頁、變更頁及身份證的復印件。
填寫完整的申請表原件。
符合要求的彩色照片一張。
4. 領取護照。
當地出入境管理處受理申請後,審批、製作和簽發護照的時間是14個工作日。領取護照時,須攜帶本人身份證或者戶口簿、領取護照《回執》和200元工本費。
辦理護照具體程序為
中國公民申領因私普通護照須向戶口所在地的市、縣公安局出入境管理部門申請,其 (一般程序是):
(1)領取出境申請表:
本人(或委託親友)到戶口所在地的公安機關的出入境管理部門領取《中國公民出境申請表》時必須攜帶以下材料和證件:
①戶口簿;
②身份證或其他戶籍證明;
③工作證(退休證);
④與出境事由有關的相應材料(邀請信,擔保書等);
⑤介紹信。
(2)填寫《中國公民出境申請表》:
①填寫前,首先要仔細閱讀表格內的每項內容以及填表須知,如有不明白處要向入 境管理部門的工作人員詢問或通過有關咨詢服務機構幫助填寫;
②申請表格必須用鋼筆填寫,字跡要端正、清楚,不能潦草或塗改;
③此表一式四份,必須全部填寫,且每項內容必須一致;
④表格的右上角印有申請編號(四張表編號是一致的),申請人必須牢記,以便日後 查詢;
⑤標題後的括弧內應填寫本人申請前往國家或地區的名稱;
⑥「戶口所在地」的公安局和派出所的填寫,必須與本人戶口簿內的記載相一致;
⑦申請表內各欄填寫的要求。
「姓名」一欄,申請人的姓名必須與本人身份證和戶口簿上的記載相一致,必須用標准 漢字的正楷書寫,不得任意更改姓名,也不得填寫別名。 「外文譯名」一欄,必須按照本人漢語姓名的普通話讀音的漢語拼音字母拼寫,書寫 時分姓氏和名字兩部分,姓氏在前,名字在後,不得將姓氏和名字兩部分連在一起寫;復 姓連 寫,但也必須和名字分為兩部分書寫;少數民族語姓名,須按照民族語的讀音,用漢語拼 音字母名翻譯轉寫;如有的申請人姓名有其他拼寫形式,可以申請加註在備注頁中。
「身份證號碼」一欄,應根據公安機關頒發的本人正式身份證內的號碼填寫,不得填 寫臨時身份證內的號碼。沒有申領過居民身份證的申請人可以不填寫此欄或填寫」無」。
「出生日期」一欄,須與戶口簿和身份證中記載的出生日期(包括年月日)填寫一致。
「出生地」一欄,須與本人戶口簿上的記載一致,出生於中國的,填寫出生地的省或 自治區,直轄市,或香港,澳門,台灣;出生於國外的,填寫出生國的中文名稱。
「籍貫」一欄,必須與戶口簿的記載一致。
「民族」一欄,必須與戶口簿上記載一致。
「婚姻狀況」一欄,必須根據本人實際情況,填寫「已婚」,「未婚」,「離婚」和「喪偶」四種情況之一。
「文化程度」一欄,按照本人最高學歷填寫。
「政治面目」一欄,須按本人實際情況填寫「群眾」,「團員」,「中共黨員」或「某民主黨派」等。
「工作單位」一欄,須填寫本人工作或學習單位的全稱。沒有工作單位的可填寫「 退休」,「退職」,「退學」,「待業」等。
「職務」一欄,須填寫本人現在所擔任的實際職務,或本人所從事的職業。
「職稱」一欄,應按照有關部門實際評定的本人專業技術職稱填寫。沒有經過評定職 稱的,可不填寫。
「地址」及「電話」二欄,無論是工作單位的地址電話,還是家庭住址的地址電話,都必須填寫詳細地址,包括區,縣,鄉鎮,街巷名稱,門牌號碼,郵政編碼等。 「本人簡歷」一欄,須填寫從上小學開始的主要學歷和工作經歷,包括起止年、月、單位名稱和本人職務等,要連續填寫到填表日期止,中間不得有時間間隔或中斷。
「出境事由」一欄,根據本人要求出境的實際理由和邀請信的邀請內容填寫「探親」, 「訪友」,「旅遊」,「定居」,「留學」,「研修」等。
「單程或雙程」一欄,除出國出境「定居」者應填寫「單程」外,其他出國事由者,均應填寫「雙程」。
「偕行不滿16歲的兒童」一欄,如大人和兒童共同申領一本護照的,須填寫此欄。 分別申領護照者,則無需填寫。
「在境外期間的經濟擔保和經濟擔保人情況」一欄,須填寫擔保人的姓名,年齡,國 籍或籍貫,與本人關系等。
「自費留學就讀學校」一欄,填寫前往國家留學就讀的學校的名稱(全名)。
「留學生類別」一欄,應根據本人出國學習的性質填寫,出國讀語言的填「就讀」,讀專科學校的填「專科」,讀大學或接受大學以上教育的填「留學」。
「所讀專業」,「所讀學位」,「學年」,「開學日期」幾欄,申請人應根據國外(境外) 校方所發的「入學通知書」規定的有關內容填寫。
「國內外主要親友」一欄,國內親屬主要指直系親屬和近親屬,國外的親友主要是聯 系密切的,且須填寫其在國外的住址(中英文均可)。
「備注」一欄,須填寫本人申領護照的理由或憑據,如出國工作的填「工作聘書」或「 合同書」;出國留學就讀的填「入學通知書」,「經濟擔保書」;出國探親定居的填「邀請信」等 。
(3)遞交《中國公民出境申請表》:
①按填表要求填寫完《中國公民出境申請表》後,須經所在單位黨委或人事保衛部門蓋章,如系待業人員須經所在街道辦事處或派出所蓋章;如系農村戶口,須經所在農 村鄉鎮黨委一級部門蓋章;
②開具《因私申請出國介紹信》一封(由在申請表格上蓋章的單位在蓋章的同時開 具),介紹信台頭應當寫當地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部門,內容寫同意申請人前往XX國家(或地 區)探親訪友,定居,留學等;
③拍好護照照片(一般為小二寸、近三個月內的黑白或彩色免冠正面照片)並按要求貼在《中國公民出境申請表》上。此外至少另外准備2~3張同樣的照片並在照片背面寫上 本人姓名;
④准備好有關出國出境的證件材料,如邀請信,擔保書,入學通知書等的復印件 ;
⑤准備好本人戶口簿、身份證、工作證或其他戶籍證明,或「學生證」、「待業證」、「離退休證」、「辭、退職證明」、「職稱證」等。
⑥到公關機關的出入境管理部門遞交已填寫完畢的《中國公民出境申請表》及 國外(境外)邀請信,擔保書,單位介紹信,戶口簿,工作證及學生證或待業證,離退休證,身份證和本人照片等。 如因特殊原因申領加急護照,必須在遞交材料的同時特別說明。
⑦等候護照:
公安機關的出入境管理部門接受本人所遞交的申請表格和相應材料並審核後即可做出是否批准同意申請人的申領護照決定,並一般在30天內(地處交通不便偏僻的在60天內, 加急的一般在一周左右)即可通知申請人。交表時務必記住本人的申請編號以便查詢。
⑧領取護照:
當公安機關受理本人的申領護照材料後,須經過審核和製作護照的過程,申請人可在規定 的時間之內耐心等待並可按遞交材料時約定的時間或在接到公安部門的通知後前往領取護照 和出境登記卡。
申請人在規定的時間內沒有接到公安部門,關於領取護照的通知怎麼辦?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出境、入境管理法實施細則》第二章第五條規定:申請人在規定時間內沒有接到審批結果通知的,有權查詢,受理部門應當作出答復;申請人認為不批准出境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出境、入境管理法》的,有權向上一級公安機關提出申訴,管理 機關應當作出處理和簽名。如申請人遇到此類情況,可根據此規定辦理。
希望能解決您的問題。
4、護照最早可以提早多久申請換發
在需要申請簽證的有效期大於護照剩餘有效期的時候可以申請換發護照。比如申請一年多次的申根簽證,但是護照有效期不要一年了,就可以申請換發。
手續同首次申領護照是一樣的,時間按照當地出入境管理局為准,一般是5-15個工作日。
5、護照最早出現在什麼時候?
在中國,護照的淵源可追溯到戰國時代。古代的中國人憑用竹簡、布帛、木板、金玉或紙張做成的「封傳」、「契」、「照碟」、「過所」、「符節」。「符傳」、「路證」、「路引」等證件出入邊塞關津,類似現代簽證的內容記載其上。清朝康熙年間,中國已有護照。1689年中俄《尼布楚條約》規定,「凡兩國人民持有護照者,得過界來往,並許其貿易互市」。清朝的中國護照是一紙公文式,除記載有持照人姓名、籍貫、年齡、職業及發照機關和主管官員姓名、發照日期、蓋官方印鑒等項內容外,還記載護照系「奉上諭」、為「宣布朝廷德意」應持照人請求而發,以便各關卡驗證放行和地方官員給持照人以切實保護等內容。進入20世紀,清廷重視對護照的管理,出現了「游歷護照」的類別,吉林將軍衙門還制定有護照章程,並附有護照式樣。中華民國時期,中央政府制定了比較完整的護照制度,1932年1月31日國民政府公布了護照條例。新中國成立後,印製並啟用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制定了護照的印製、頒發、使用和管理制度。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印製並於1950年1月啟用了第一批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護照、官員護照和普通護照。1951年8月啟用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護照。1956年8月將普通護照分為因公普通護照和因私普通護照。1964年10月二日啟用新版官員護照,後於1978年2月停止使用。1991年8月啟用新版外交護照、公務護照和因公普通護照。1992年8月啟用了新版因私普通護照。舊版護照與新版護照同時使用,直到用完為止。中國先後印製啟用了30多種版本護照。現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分為外交護照、公務護照、因公普通護照和因私普通護照。持上述各種中國護照前往世界各國有效。中央人民政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154條的規定,授權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依照法律簽發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護照。
6、護照時間
護照辦理應該是很快的,如果加急辦理的話,可以在護照申請辦理的第五天早上就可以拿到,但是如果沒有申請加急的話,那就要在申請後的10-15天內完成,應該就在這幾天之內給你郵出來了,但是不知道他們的辦事速度是怎麼樣的。
第一次申請護照的時候,會核對你在國家公民信息系統里的公民信息,如果你在申請的時候被接受辦理的話,就證明你沒有問題,如果有問題的話,公安局方面會給你打電話的。耐心等待就OK
7、世界上最早的護照是怎麼產生的?
原來護照本是表達誠意而在民間流通,之後才變成官方文件登上外交舞台滴。在中國歷史上,護照曾分國內和國外兩種。國內護照從夏商周時期開始,一直延續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初期,才隨著社會的穩定和經濟的發展而逐步消亡。
在中國歷史上,護照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稱呼,如符、傳、過所、公驗、度牒、路證、安全證書、通行證等。「護照」一詞來自法國,傳入中國的時間是清道光二十五年(公元一八四五年)。
在中國歷史上,護照共經歷了五次飛躍:由石銅而竹木,由竹木而紙張,由手書而印刷,由手工操作而機器打照。
歷史竟有如此驚人的相似,據考古發現,中國貝幣的使用也和印第安人一樣穿孔成串,五貝一系,兩系一朋。中國地域遼闊,部族眾多。部族之間交往,從部族地盤通過,最好的信物和憑證,當數貝殼數珠。這便是中國最古老的護照雛形。
中國的貝殼數珠(海貝)到西周中葉(公元前10-前9世紀)由銅鑄貝幣取代,印第安人的貝殼數珠則在殖民者進駐美洲以前還在使用。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是公元1492年,如此說來,中國的「貝殼數珠」雛形護照要比美洲的「貝殼數珠」雛形護照,大約早20多個世紀。
筆者把貝殼數珠視作中國的護照雛形,是運用比較研究和依據文物考古研究所做的推論,尚無直接證據,有待進一步發掘研究,敬請學術界關注、指導。
遠古時期,一個族群、一個部落之人要進入另一族群、另一部落領地,需要經過那個族群或部落的允許。如果未經允許強行通過,就意味著動武,甚至戰爭。《聖經》上就有以東王拒絕希伯來人過境,60萬人繞道走的痛苦記載:
大約公元前1250年,希伯來人領袖摩西(Mosheh)帶領60萬在埃及為奴的希伯來人離開埃及,跨紅海,越西奈沙漠,向迦南地區轉移。當他的隊伍來到以東王的領地時,為了順利通過,摩西從邊界城鎮加低斯差遣使者去見以東王,請求道:「如今我們在你邊界上的加低斯城,求你允許我們從你的土地經過。我們不走田間和葡萄園,也不喝井裡的水,只走大道,不偏左右,直到過了你的境地。」以東王對摩西的過境要求一口回絕。使者哀求道:「我們走大道。我們和牲畜喝水,一定付錢。」以東王憤怒了,立即派兵驅趕他們。摩西萬般無奈,滿腹憤懣,帶著龐大的隊伍,趕著牛群、羊群,繞道而去。
為了避免動武,為了避免60萬希伯來人繞道走的痛苦,就要有大家公認的通行信物。在沒有文字的年代,表達思想意願的信物是最珍貴的東西。
關於護照的起源,還有另一種說法。美國國務院護照局專家撰寫的《美國護照》和荷蘭護照專家湯姆‧范貝克著的《荷蘭護照》都認為:「護照可以追溯到天主教創立前四個多世紀的聖地——巴勒斯坦。
外國護照的起源可追溯到公元二三世紀羅馬帝國時期,當時向一種擔任國際信差的人頒發蓋有官方印章的特別證書,信差憑此證書在旅途中可享有某種特權和優待。到了中世紀,這種特別證書又發給皇家使節,以便出使的國家給予特別的優遇。隨著航海和貿易的發展,有的國家又把此種證書發給本國商人,使他們在國外經商時能受到優遇和保護。初期這種證書只是一紙簡單的公文,後來逐步演變成現代形式的護照。到18世紀末期,要求旅行者入出國境時持有護照的國家逐漸增多。19世紀末,波斯、俄國、羅馬尼亞、塞爾維亞等國規定入境的外國人必須出示本國護照。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國際上出現了要求統一護照式樣和簡化入出境手續的趨勢。1920年和1926年召開了兩次國際護照會議,對護照的國際格式和簡化入出境手續提出具體建議,供各國採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世界各國普遍對國際旅行實行嚴格管制。一方面,通過本國立法建立健全護照(及簽證)制度,美、英、法、德、日、意、西班牙、古巴、墨西哥、澳大利亞、印度、新加坡等國都制定和頒發了護照法規及相關法令;另一方面,在國際上尋求建立統一的國際護照制度,以統一護照格式、內容和使用辦法,盡量方便國際旅行。聯合國經濟社會理事會、國際勞工組織、國際民用航空組織、國際海事組織都為實現這一目標召開會議,並通過相應文件或建議。國際民航組織促進分部在1968年第七次會議上提出引入能最終代替常規護照的機讀護照建議書,並獲得航空運輸委員會和國際民航組織理事會的批准,1968年11月成立了護照小組。1980年11月國際民航組織公布了指導各國發行機讀護照的DOC 9303技術文件。隨後,澳大利亞、加拿大、美國等國率先頒發了機讀護照;法國、德國、英國、義大利等12個歐共體成員國於1995年頒發了歐共體統一式樣護照,該照中的個人信息項目與機讀護照相同;其它國家也在為早日實現以機讀護照代替常規護照的目標而努力。與此同時,歐洲經濟合作組織、歐洲委員會、布魯塞爾條約組織、比荷盧經濟聯盟、斯堪的納維亞國家、英聯邦國家、阿拉伯聯盟、拉丁美洲國家組織、歐洲共同體等國家集團和地區組織分別採取簡化以至取消護照查驗手續或憑身證和其它證件取代護照入境等措施,以方便和促進本集團或組織成員國公民之間的往來和交流。1985年6月14日法國、德國、荷蘭、比利時、盧森堡五國簽訂《申根協定》,決定取消成員國之間的邊境檢查,人員可自由流動,1995年3月26日正式生效。1996年12月19日瑞典、芬蘭、丹麥、挪威和冰島五國加入《申根協定》。現在,《申根協定》簽字國間已經完全取消護照檢查。
8、護照的歷史~~~
由來:
在中國,護照的淵源可追溯到戰國時代。古代的中國人憑用竹簡、布帛、木板、金玉或紙張做成的「封傳」、「契」、「照碟」、「過所」、「符節」。「符傳」、「路證」、「路引」等證件出入邊塞關津,類似現代簽證的內容記載其上。到了清朝,根據通行證件的證明身份、提請邊境關防檢查機關予以「保護」和「關照」、給予通行的便利和必要的協助之功能。進入20世紀,清廷重視對護照的管理,出現了「游歷護照」的類別,吉林將軍衙門還制定有護照章程,並附有護照式樣。中華民國時期,中央政府制定了比較完整的護照制度,1932年1月31日國民政府公布了護照條例。新中國成立後,印製並啟用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制定了護照的印製、頒發、使用和管理制度。護照的西方稱呼「passport」並不是來於「seaport」(海港),而是來於中世紀用於通過城牆大門(「porte」)的文書。在中世紀的歐洲,一些文件可以由當地的統治力量頒發給旅行者,一般包括持有者被允許通過城鎮的名單。這種制度延續到法國,例如,直到1860年。在這段時間,護照並不是旅行到海港的必須,這關繫到自由貿易,但是需要護照從海港到內陸城填。早期的護照經常如此,但不是一直,包括持有者身體的描述,照片是直到20世紀前十年,才被添加上去的。「PASSPORT」一詞於1845年首次譯為「護照」,並沿用至今。南森護照是一種被國際承認的身份證,由國際聯盟首推,當時是為無國籍的難民而設。在1922年由挪威外交官弗里德托夫·南森(Fridtjof Wedel-Jarlsberg Nansen)設計;直到1942年,有52個國家承認該護照,總共發出了大約45萬本,幫助了數十萬無國籍人士移民到了其他國家。統籌南森護照簽發事宜的南森國際難民救濟局於1938年獲頒諾貝爾和平獎。
在近些年,有一種形勢把生物信息引入護照中,以改進身份的安全性。這樣就提出一個疑問,是否某些技術可以有效地改進護照呢?由於缺乏可靠的結果,美國已經延遲了引進這項技術。
中華人民共和國於1949年建國前,中國共產黨政權就於解放區發放過護照,如:陝甘寧邊區政府發放的護照,為16開普通黃色厚紙,正面為照文,背後為「護照使用條例」條文。其護照簽署人為邊區保安處處長,擔保人則為邊區政府交際處處長。該護照圖章上為中華民國青天白日國徽,下則為「五角星」。另外,圖章上的核發單位則是陝甘寧邊區政府保安處與八路軍總留守處。除此,落款處尚有等同「簽證」注記。
護照是一個國家的公民出入本國國境和到國外旅行或居留時, 由本國發給的一種證明該公民國籍和身份的合法證件。 護照(Passport)一詞在英文中是口岸通行證的意思。也就是說, 護照是公民旅行通過各國國際口岸的一種通行證明。所以,世界上一些國家通常也頒發代替護照的通行證件。
9、哪個護照時間最長
沒有這樣分類的,我國(大陸)護照只有外交護照、公務護照和普通護照(因私護照)三種(另外還有海員證、中華人民共和國旅行證等國際旅行證件,但這些不是護照)。你能辦的就是普通護照,有效期十年。
你說的那些應該是簽證,簽證可以分旅遊簽證、工作簽證、探親簽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