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自由出行 » 高加索三國自由行
擴展閱讀
曲阜三孔自駕游攻略 2020-09-01 11:49:01
泰國芭提雅自由行攻略 2020-08-27 00:04:19
廣州到重慶特價機票 2020-08-30 08:09:46

高加索三國自由行

發布時間: 2021-03-10 02:53:58

1、外高加索三國一直動亂頻繁,俄羅斯在背後發揮著什麼作用?

俄羅斯一直都沒發揮什麼作用,也不尊重他們。三國和俄羅斯本身就有恩怨,但是俄羅斯方面一直都沒有好好地處理。

戰爭頻發的地區,一般都是由於他們特殊的地理位置。外高加索地區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它的地緣價值也非常的高,所以外高加索地區的戰爭一直沒停過。外高加索地區是在歐亞大陸的中心位置,亞塞拜然、亞美尼亞、喬治亞組成了它,所以也成為外高加索三國。由於地勢很高,又處在歐亞兩洲的邊緣上。再加上其獨特的山脈地形,它的防禦價值非常的大,所以一旦將此佔領,就可以輕松的壓制周邊其他國家了。這三個國家的斗爭,其實背後就有大國的影子,俄羅斯就是其一。

早在沙俄時期,三國就和沙俄有恩怨。當時就是因為這個外高加索地區,他們經常發生沖突,而且一直沒有得到解決。後來蘇聯成立,三國加入蘇聯,雖然表面上得到了和平,但是實際上幾國之間的恩怨一直都還存在。後來蘇聯想把三國綁在一起,讓他們以一個共和國的方式加入蘇聯。但是三國不滿意,他們還是想要用獨立的身份加入蘇聯。

加入蘇聯後,蘇聯當局也對三國不重視。隨意劃分領土給他們,也讓三國不滿。後來,斯大林開始對少數民族進行管理,把他們強制遷移,還將反對的三國進行了鎮壓,這直接就把雙方的矛盾激發了,後來蘇聯解體也是有這個原因在其中。

2、外高加索三國亞美尼亞、喬治亞、亞塞拜然都是亞洲國家嗎?

是的。
自然地理把烏拉爾山、烏拉爾河、大高加索山作為亞歐大陸的分界線。
具體到大高加索山,北麓為歐洲部分,與俄羅斯接壤;
南麓為亞洲部分,三國均在此一測,因此說是亞洲國家。

3、何為外高加索三國,其歷史及地理政治位置如何

外高加索三國指的是喬治亞、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三國
地理位置
外高加索三國指的是喬治亞、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三國。
三國大體位於大高加索山、亞美尼亞高原-小高加索山、黑海和裏海之間,以山地為主,五分之三地區海拔600米以上。
黑海沿岸低地為亞熱帶氣候,年降水量達2,500毫米(巴統);裏海沿岸氣候乾燥,僅200—300毫米。主要河流有庫拉河、因古里河和里奧尼河,水力資源豐富。
三國主要的人口,就分布在兩海沿岸低地以及上述主要河流的河谷之中。
盡管這一地區交通如此不變(也因此保留了許多古老的民族),但卻也是兩河-阿拉伯、希臘、波斯、俄羅斯、土耳其等多個文明和列強勢力交匯的地方,因此自古以來亦屬兵家必爭之地。

1、古代史
外高加索地區的文明史,非常之悠久。早期這一地區受到亞述等兩河流域文明的壓迫,成為一大奴隸產區,但在公元前9世紀(也就是西周中期)崛起了烏拉爾圖王國。這個王國非常強大和繁榮,也是這一地區獨特文明的濫觴。
值得注意的是,烏拉爾圖王國國民使用的語言,不屬於現在這三個國家中任何一國主體民族語言所隸屬的語系,而是業已消亡的胡里特-烏拉爾圖語系的一部分。不過,據說亞美尼亞語中保留了相當一部分烏拉爾圖語的底層詞。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如今的三個民族都是已消亡文明的繼承者。
既烏拉爾圖崛起的,是從西部的小亞細亞半島中西部地區遷徙而來的亞美尼亞人,以及從東部的波斯高原上遷徙而來的泛伊朗民族。而當時喬治亞人的祖先高加索諸民族,則仍然處於分散而蒙昧的部落時期。
公元前550年,居魯士大帝建立了波斯帝國,很快該國的勢力范圍就囊括了整個外高加索地區。居住著古亞塞拜然人(一種伊朗語民族,與今天的亞塞拜然人不是一回事)的亞塞拜然地區自然不必說,整個安納托利亞也逐漸為波斯帝國征服。這一時期,安納托利亞的印歐民族在政治、經濟、文化上都大大波斯化了,亞美尼亞人也不例外。
公元前331年,亞歷山大大帝開啟了與波斯化剛好逆向而行的希臘化進程,安納托利亞又逐漸被希臘化,直到公元1071年。不過,語言上更接近希臘而文化上更接近波斯的亞美尼亞卻因此贏得了獨立,並在日後的歷史進程中成為了希臘文化圈和波斯文化圈之間的緩沖地帶,形成了自己獨立的民族文化特色。
進入公元之後,安納托利亞成為日益希臘化的羅馬帝國的核心領土,而在伊朗高原日益擺脫希臘化影響逐步復興起來的安息王朝、薩珊帝國也逐漸將矛頭指向了這一地區。雙方幾經拉鋸,最終使得托羅斯山以東、亞塞拜然以西的廣大區域成為亞美尼亞人掌權的緩沖地帶。
公元7世紀崛起了阿拉伯人,一度征服了外高加索,但對外高加索影響不大。隨著公元10世紀阿拔斯王朝的衰弱和拜占庭馬其頓王朝的復興,阿拉伯人最終被從外高加索驅趕出去,尊奉君士坦丁堡號令的許多地方君主國在此建立了起來。然而好景不長,拜占庭色厲內荏,將這一地區劃入版圖,卻無法有效的施加統治,反而分散了自己的力量。此舉讓剛剛從河中南下伊朗高原的烏古斯突厥人欣喜萬分,他們紛紛湧向處於無政府狀態的外高加索,在1071年在曼奇刻爾特擊敗了拜占庭人的軍隊,又趁拜占庭內戰之際湧入了安納托利亞。
此後,突厥人開始成為這一地區長期的統治者。魯姆蘇丹國、黑羊王朝、白羊王朝、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乃至薩菲王朝和卡扎爾王朝,從11世紀到19世紀,這一地區基本上籠罩在了不同的突厥霸主所統治——除了北方的喬治亞之外——古老的亞美尼亞貴族巴格拉季昂家族中的一支在這個異民族聚居的偏僻公國完成了土斷,借11世紀母國滅亡之際成功建立起了自己的國家。
這樣,一性論使徒教會的亞美尼亞、東正教會的喬治亞、穆斯林烏瑪的突厥亞塞拜然,近現代外高加索的三個主要民族就這樣全部登上了歷史舞台。

2、近代史
外高加索的近代史開始於18世紀。這一時期波斯的卡扎爾王朝與安納托利亞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瓜分了外高加索,卡扎爾王朝分得亞塞拜然、喬治亞和東亞美尼亞(今亞美尼亞共和國),而奧斯曼帝國則分得西亞美尼亞(進屬土耳其)。就當這兩個突厥帝國打出一個結果來的時候,北方的俄羅斯帝國已經滅掉了南俄、伏爾加流域和北高加索地區的全部突厥汗國,開始兵臨外高加索。這時,他高舉的旗號是從穆斯林手中保護基督徒。
起初卡扎爾王朝擊退了葉卡捷琳娜大帝派遣的遠征軍。但到了19世紀初,無論是卡扎爾王朝還是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顯然都已經不是擊退拿破崙大軍的歐洲憲兵對手。沙俄通過幾次規模不大的戰爭很快就征服了整個外高加索,在那裡建立起了自己的統治。而原來歡迎沙俄前來「保護」自己的喬治亞王公們,很快也被遷往莫斯科圈養起來了。
一開始,沙俄雖然廢除了公國、汗國,建立起以省政府為中心的中央集權政體,但對外高加索舊來的社會結構還沒有大的觸動。亞美尼亞人作為當時遍及中東地區北部(南部是猶太人)的商業圈控制人,定居在各大城市中,像西歐的猶太人那樣控制著商業、手工業和許多專業領域,而周邊的喬治亞人多為農民,突厥亞塞拜然人、庫爾德人、切爾克斯人等則多是牧民或兼營牧業的農民。各民族之間大雜居、小聚居的現象十分明顯。
然而,19世紀後期,伴隨著巴庫油田的發現,外高加索急速地開始了它的現代化進程。民族主義思想也隨之在各個雜居民族間膨脹開來。持有最激烈民族主義思想的,是當時文化水平最高的亞美尼亞人。次之則是喬治亞人,但亞塞拜然人很快也在泛突厥主義的「啟發」下走上了類似的道路。伴隨著民族主義思想的出現,民族沖突乃至民族仇殺也日益常見了。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土耳其在其控制的西亞美尼亞地區對亞美尼亞人實施了前代未聞的種族滅絕式的大屠殺,將整個土耳其境內的亞美尼亞人徹底清除。這一民族主義慘劇的發生,更進一步刺激了外高加索各民族之間的對立。
二月革命後,俄羅斯國家機器開始解體,外高加索分離傾向明顯。1917年,臨時政府被迫同意設置所謂外高加索委員部,實際上就是默許其割據。十月革命後,控制這個委員部的喬治亞孟什維克宣布與莫斯科的蘇維埃政權斷絕關系,從此外高加索開始了脫離俄羅斯的進程。
起初,孟什維克基於其聯邦主義理想希望外高加索各民族建立聯邦國家。但民族主義傾向強烈的亞美尼亞達什納克(亞美尼亞革命聯盟)和亞塞拜然穆薩瓦特兩黨拒絕,因此很快各自宣布獨立,建立起各自所謂的「民主共和國」。另一方面,控制巴庫的公社政權則在布爾什維克黨領導下依舊效忠俄羅斯聯邦。不久,英國干涉軍和奧斯曼土耳其干涉軍先後入侵外高加索,反復蹂躪了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兩國,繼而又扔下爛攤子各自跑路。外患退去後,三國又開始內訌,圍繞著納卡、納希切萬、盧里等地發生了有如三國志的復雜邊境沖突。就在三國內戰不休之際的1920年5月,紅軍第11集團軍在奧爾忠尼啟則、基洛夫等人指揮下從阿斯特拉罕經北高加索進入外高加索援助當地革命,而凱末爾率領的土耳其大國民會議軍(1920年9月起與紅軍事實上成為盟友)也從同年6月起揮師東進,至11月已攻入了外高加索腹地,佔領了三國的大片土地【*】。
由於內外矛盾激化,三共和國政權先後在1920年5月、12月和1921年2月被推翻(其中亞美尼亞是自行下野),至此外高加索恢復和建立起蘇維埃政權。不過,三共和國的部分殘黨退到山區展開游擊戰,一直抵抗到1924年。
【*】這部分土地就是現在土耳其共和國的里澤省、阿爾特溫省、阿爾達漢省(這三個省居住著信奉伊斯蘭教但說喬治亞語的阿扎爾人)、卡爾斯省和厄德爾省(這兩個省居住著亞美尼亞人和亞塞拜然人)等。

3、現代史
1922年,在同樣是聯邦主義者的斯大林主持下,外高加索的三個蘇維埃共和國合邦為外高加索蘇維埃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簡稱外高加索聯邦)。設置這個聯邦,一方面是因為外高加索社會民主黨人(不分布黨、孟黨)長期以來的理想,一方面也是因為外高加索各民族之間大雜居、小聚居的現狀已經給斯大林的民族人民委員部惹出了無窮的麻煩。無論斯大林如何裁決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之間的邊界糾紛,都不可能讓任何一國滿意。同年,這個聯邦作為發起成員國加入了蘇聯。
聯邦時期,三共和國依舊存在,共和國之下又設置有各種自治州和自治共和國。在聯邦層面,設置有聯邦中央執行委員會主席團(由三個共和國各一名代表組成)和聯邦人民委員會;但沒有聯邦一級的共產黨,取而代之的是全聯盟共產黨(布爾什維克)外高加索邊疆區委員會。
1936年,蘇聯頒布了新憲法(後來被稱為斯大林憲法),標志著蘇聯在治國方向上的重大變化。這一變化也體現在民族政策方面——憲法提出,民族自治體只要符合三個條件(與聯盟以外的國家接壤、主體民族人口超過總人口的一半、全自治體人口超過100萬)即可申請直接加盟蘇聯,而不再需要經過聯邦體作為中介。同年,外高加索聯邦被解散,麾下的三個共和國成為直接加盟蘇聯的加盟共和國。
聯邦時期,聯邦機關設置在第比利斯,因此喬治亞人對聯邦有較大影響力。可是聯邦解散後,三共和國內部的民族主義傾向卻愈來愈明顯。1950年代初,為了安置歸國的亞美尼亞大屠殺難民及其後裔(同時也為了強化對土耳其的邊防),亞美尼亞加盟共和國將數萬亞塞拜然族公民移民到亞塞拜然。盡管蘇聯政府向移民支付了大量的補償款,還提供了房屋、生產資料充作置換,但此舉還是產生了不良的影響。1960年代開始,各國領導人都採取了赤裸裸的民族沙文主義政策,因此各國的民族成分不但沒有隨著經濟發展、人口流動增加而多元化,反而出現了「純潔化」的傾向。亞美尼亞共和國內的亞塞拜然族以及亞塞拜然共和國內的亞美尼亞族,人口比例都大幅度地下降了。
到勃列日涅夫時期,亞塞拜然共和國和喬治亞共和國都出現了腐敗窩案,甚至被揭發出第一書記明碼標價賣官的惡性事件。勃列日涅夫採取的對策是利用當地克格勃領導人「打黑除惡」「反四風」,先後提拔了謝瓦爾德納澤和阿利耶夫兩個典型,結果這兩個典型很快又成了新的山大王。總之,到了此時外高加索的分離主義傾向已經十分明顯了。
隨著「新思維」改革的推進,分離主義、民族主義思想逐漸從地下轉入地上。與此同時,「新思維」改革還導致外高加索地區的經濟形勢迅速惡化——例如,在全聯盟經濟好歹還能有所增長的1985—1990年(全聯盟經濟在這一時期還增長了26%),喬治亞共和國的經濟卻衰退了差不多四分之一,從1985年的最高峰倒退到了1979年的水平。這很自然的引起了外高加索地區人民群眾的不滿。
1988年11月,喬治亞反對派在第比利斯舉行遊行示威,向蘇共中央發難。戈爾巴喬夫先是下令鎮壓,後來又把責任推卸到執行命令的外高加索軍區頭上,將其司令員撤職,從而導致蘇聯在外高加索的國家機器開始陷入癱瘓。
1988年12月,亞美尼亞發生了舉世罕見的大地震事件,整個共和國幾乎變成一片廢墟。由於蘇聯國家機器救援不力(已經陷入癱瘓了么),亞美尼亞人中開始普遍出現悲情心態,受到民族主義感染。同年,亞美尼亞國內和亞塞拜然共和國的納卡自治州(阿國內亞美尼亞人的一個自治地方)相繼出現了「納卡運動」。這個運動表面上是體制外的知識分子發起,其實卻得到了亞美尼亞共和國和納卡自治州高層人士的支持,更有一部分蘇共中層領導幹部公開投身運動充當了組織中的骨幹力量。這些人與國外以達什納克(該黨在流亡黎巴嫩、塞普勒斯等地的大屠殺倖存者後裔中有組織,因這些地區在60—80年代局勢不穩,有的地方組織還擁有自己的軍隊)為首的亞美尼亞極端民族主義勢力合流,向蘇共中央發難,要求納卡自治州與亞美尼亞合並。由於蘇共中央基於「維穩」邏輯支持亞塞拜然,納卡局勢很快失控,演變為亞美尼亞共和國和自治州為一方、蘇共中央和亞塞拜然為另一方的內戰。
很快,蘇共中央就失去了對外高加索三共和國的控制。

4、當代史
1991年3月17日,戈爾巴喬夫決定棄黨保國,將蘇聯換皮為所謂蘇維埃主權共和國聯盟,因此就所謂《新聯盟條約》舉行了公投。外高加索三國與業已宣布獨立的波羅的海三國一起抵制了公投,成為六個未舉辦公投的加盟共和國之三。
1991年8月19日,蘇聯發生八一九事件。政變失敗後,戈爾巴喬夫和蘇聯聯盟政府迅速喪失了全部向心力,外高加索三國也順勢宣布獨立。
然而獨立之後,外高加索三國迅速陷入了戰亂之中。
喬治亞方面,阿布哈茲自治共和國和南奧賽梯自治州不滿共和國中央政府的大喬治亞沙文主義政策,有樣學樣也宣布獨立,引爆喬治亞內戰,最終在1993年把茲維亞德·加姆薩胡爾季阿總統趕下了台去,換上了謝瓦爾德納澤。
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方面,則是正兒八經的國戰了。1992年2月,亞美尼亞方面率先挑起戰端,連續發動大規模攻勢,打通了納卡與亞美尼亞本土的聯系,還攻佔了納卡自治州之外的多處亞美尼亞人聚居城鎮。戰至6月,亞塞拜然方面可謂是全面潰敗。戰爭之所以打成這樣,主要原因有兩個:首先,亞美尼亞人在蘇聯時期文化教育水平比較高,往往充當管理人員或技術人員,亞塞拜然一口氣驅逐國內三十多萬亞美尼亞人後,整個國家機器和社會經濟一時陷入混亂狀態,反過來亞美尼亞只驅逐了七萬多亞塞拜然人,影響非常有限;其次,亞美尼亞人在蘇軍中受到重用,往往擔任指揮員或戰斗部隊骨幹,亞塞拜然人則總是被安置在建築部隊;最後,亞美尼亞人組織良好,亞塞拜然方面則以私兵、傭兵為主,組織混亂。
不過,亞塞拜然畢竟地大物博、廣土眾民,很快緩過勁來。1993年阿利耶夫鞏固了其在亞塞拜然的絕對統治地位後,很快重建亞塞拜然國內秩序成功,通過巴庫油田的石油收入招兵買馬。1994年1月亞塞拜然軍發起反攻,最初進展順利,但亞美尼亞在1月10日宣布進入緊急狀態,發動總體戰來應對,結果亞塞拜然方面陷入苦戰,最終被亞美尼亞方面擊退。此戰亞塞拜然方面陣亡5000人,總損失接近15000人。再也無力打下去的雙方,終於在1994年5月停戰。
1998年,亞美尼亞總統因試圖與亞塞拜然簽訂和平條約而被強力部門的「民族英雄」聯手趕下台。次年達什納克激進分子進攻國會槍殺總理等多名要人,但最終不得不投降。此後,亞美尼亞建立起由蘇共中層幹部、納卡戰爭時的「民族英雄」構成的共和黨一黨獨大的政局。

5、政治經濟現狀
1994年特別是1998年以後,三國國內外秩序開始穩固下來。民族主義狂潮退散,舊蘇聯官僚各自歸位,開始注重發展經濟。這一時期三國的經濟都有一定恢復和發展,但腐敗也十分嚴重,國有資產流失啊權貴資本主義啊什麼的大家都懂,這里不細說。除了腐敗之外,就是個人獨裁、家族式統治問題,動不動搞暗殺、讓反對派消失、策劃政治陰謀等等。其中,以經濟復興道路最為坎坷的喬治亞矛盾最為尖銳。
5.1、喬治亞
2003—2004年,喬治亞反對派領導人薩卡什維利利用喬治亞人民對謝瓦爾德納澤一夥人貪腐獨裁不滿上台,這就是玫瑰革命。薩卡什維利作為一個政治家,還是比較有才能的,起碼比季莫申科、尤先科、波羅申科、亞采紐克一夥人要好得多。他上台後勵精圖治,解散了腐敗的警察機構,組織新的民主治安機關,取得很大成績,一時間喬治亞清廉度飆升。在所有顏色革命國家裡,薩卡什維利時代的喬治亞也是經濟發展最快,經濟增長率最高的(達到5.8%,比謝瓦爾德納澤時期的4.1%還要高不少,比文革時期略低一籌,可以說是顏色革命政治家裡最牛逼的了——雖然也是沾了全球大景氣的光)。但是,薩卡什維利的執政基礎是民粹主義,這種民粹主義必然伴隨著統一喬治亞國內市場的民族主義要求。到了後期,為了維持自身人氣,薩卡什維利已經騎虎難下。收服阿扎爾之後,他的目標就指向了南奧賽梯,還挑了一個自以為最佳的時機(2008年奧運會期間)來發動戰爭。結果,軍事冒險失敗,國家分裂、俄羅斯制裁,喬治亞的經濟狀況很快惡化,薩卡什維利也不得不下台。
薩卡什維利下台後,新上任的總統馬爾格韋拉什維利是一個在俄羅斯經營多種實業的喬治亞億萬富翁。此公在2013年底當選之後,就開始准備與俄羅斯談判恢復外交關系,以收拾殘局。但接下來發生了頓巴斯戰爭,俄羅斯連烏克蘭的領土都要染指,當然就更不可能放過喬治亞了。理所當然的,俄羅斯堅持阿布哈茲和南奧賽梯決不可能再回歸喬治亞,最後更是與他們簽訂了事實上的保護國條約。這樣一來,喬治亞與俄羅斯的復交大門也就關上了。這之後喬治亞經濟也隨著周邊國際的蕭條而一落千丈,連薩卡什維利時代年均6%的水平都無法保持了。
【看了喬治亞,你就知道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人民有多麼不容易——喬治亞經濟水平至今沒有恢復到1990年的水平,2015年實際GDP僅及1990年的87.4%(大體相當於1977年的水平),更令人無語的是,1990年本身(大致相當於1979年的水平)也只及1985年的77.6%——換言之,1994年最低谷時期喬治亞的實際GDP僅及1985年的21.4%,大致相當於……嗯,這個表裡沒有,也就是說在1965年之前了。】
喬治亞的產業結構頗為落後,其主要出口產品是石油(25%,其中還有近一半是完全未經提煉過的原油)、黃金(15%)等礦產和初級農產品,唯一的高附加值商品就是鐵合金了。更有甚者,作為一個人口是亞美尼亞三倍且海路交通在三國中最為便利的國家,出口總額竟然只有亞美尼亞的兩倍,我也是醉了。
5.2、亞塞拜然
亞塞拜然剛好與喬治亞相反。阿利耶夫從1993年開始就培養兒子接班,2003年他自覺命不久矣就讓位給兒子小阿利耶夫,成功上演了前蘇聯加盟共和國第一出父子相繼的鬧劇。
亞塞拜然在阿利耶夫家族治下,憑借巴庫油田的黑金(亞塞拜然出口總額里有超過80%是原油),在2002—2011年的全球資本主義黃金十年裡也是發展迅速,目前在外高加索三國中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最高(其他兩國都是4000美元左右,唯獨亞塞拜然2014年是接近6000美元)。但是,亞塞拜然在全球產油國中的條件並不算好,僻處歐亞大陸內部,交通十分不便,輸送油氣要通過前蘇聯時期修建的管道線經俄羅斯通過西歐市場。因此,亞塞拜然與土耳其非常想修建一條通過喬治亞、土耳其等國輸送油氣到歐洲的「南線」。可惜,因為俄羅斯和亞美尼亞的杯葛,這一願望至今也沒有實現。
【2002—2008年亞塞拜然的經濟奇跡,與亞美尼亞相比,亞塞拜然的經濟起伏更大】
全球油價暴跌後,亞塞拜然的經濟也受到沖擊,經濟發展幾乎停滯(2016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長只有0,8%),通貨膨脹則居高不下。該國政治、經濟面臨嚴峻的考驗。在納卡發動戰爭,或許成了亞塞拜然當局轉嫁國內矛盾的一條「出路」。
5.3、亞美尼亞
亞美尼亞在三國之中,人最少、地最窮,還面臨著一副爛攤子。雖說總算在海外有一幫富翁可以提供一些僑匯和投資,可也是杯水車薪。
盡管如此,共和黨政府上台之後還是頗有一番作為,帶領亞美尼亞人民完成了災後和戰後的重建工作。從2002年到2007年的七年間,亞美尼亞經濟每年的發展速度都在兩位數的水平,繼2004年恢復到1990年水平後,到2007年已超越了1987年也就是蘇聯解體前亞美尼亞經濟的最高水平且達到了1990年國內生產總值的1.57倍,總算是重建了家園。要知道,1998年共和黨上台時,亞美尼亞的經濟還只有1990年水平的62%而已。
【2001—2007年亞美尼亞經濟奇跡】
雖然亞美尼亞也是借全球大景氣之勢,但考慮到該國一無資源二無地利,取得這一成就應該說也是很不容易,總比烏克蘭和摩爾多瓦這幫爛貨要好得多了。比起東歐那些被吹上天的轉型國家,應該說也是不知好到哪裡去了。評論區對亞美尼亞人民喪失信心的人應該來參觀一下。
當然2008年之後亞美尼亞經濟發展速度一落千丈,尤其是2009年還出現了-14.1%的驚人衰退,直到2012年才恢復到2008年的水平。此後,亞美尼亞經濟進入了不溫不火的平穩發展階段。
亞美尼亞的主要問題是人口負增長嚴重。建國時的350萬人口合亞塞拜然人口的一半,現在只剩下300萬人不及亞塞拜然三分之一(主要原因當然是人口外流了)。不過這對亞美尼亞經濟發展的影響相對較低,因為亞美尼亞目前仍是一個農業大國,全國40%人口從事農業而農業生產總值只佔國民生產總值的20%不到,所以應該說勞動力仍有較大轉移空間。
亞國主要的優勢產業還是礦業和相應的冶金工業,礦石和冶煉後的合金產品超過了出口總額的六成(其中又以銅礦石、銅合金、鐵合金、鋁合金、黃金和鑽石六大產業為主)。除此以外,最大宗的優勢產業就是葡萄酒,佔到出口總額的一成(算是唯一具有競爭力的農業-輕工業產品)。
亞美尼亞主要的貿易夥伴國就是俄羅斯,這也是亞美尼亞急於加入歐亞經濟聯盟的原因之一(另一大原因當然是安全因素)。

4、高加索三國,為何一個比一個慘?

首先高加索地區群山環繞地理位置險惡。蘇聯時代,三個加盟共和國位於此,那就是喬治亞,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都是小國。現在這三個國家那是一個比一個慘,其原因不只因這個地區是三大宗教的爭奪地,本地的居民性格也十分彪悍,戰爭爆發損失慘重,西方國家也參與其中,造成混亂。

三國不光很是窮困,基本上人均GDP只有3000多美元,幾乎跟非洲差不多。而且這三個國家還陷入無休無止的戰爭,國家那是支離破碎,剪不斷理還亂。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至今還是對峙狀態,為納卡地區打得不可開交。

第一,三教爭奪的焦點。

高加索地區雖然不大,但是這里戰略位置那是十分重要,其直接控制兩大海洋,而且承東啟西,位於東方和西方的十字路口。古代就是主要宗教爭奪的焦點,伊斯蘭教、基督教、東正教在這里廝殺千年。從現在高加索三國的宗教信仰就知道了,喬治亞是東正教,亞美尼亞是基督教,亞塞拜然那是伊斯蘭教,幾乎是平分秋色。所以這個地區的戰略位置重要,使得其內部紛繁復雜,堪稱第二個巴爾干半島,亂到非常。

第二,民風彪悍。

高加索地區因為都是山區,在古代那是最窮的地方,所謂「窮山惡水出刁民」,放在這最為恰當。高加索地區民風彪悍,無論亞美尼亞人,亞塞拜然人還是車臣人,那都是非常強悍的。尤其是車臣,那是典型的高加索民族,當年沙俄征服車臣幾乎花了上百年,付出慘重的代價才拿下車臣,而且此後那是問題不斷,光是車臣戰爭俄羅斯都打了兩次。

第三,西方的博弈。

蘇聯解體後,西方國家從各個方面圍堵俄羅斯,而高加索地區那是俄羅斯的關鍵區域。只要在這里進行插入,那麼高加索地區復雜的民族關系,就會讓俄羅斯腹背受敵

僅僅是本地的固有因素就已經很是困難,西方近20年又一直在介入高加索地區,故意挑起矛盾,使得這里的問題更加的復雜化了。高加索國家最終也就成為大國爭奪利益的犧牲品,尤其是喬治亞,因為跟隨西方圍堵俄羅斯,最終2008年被打殘,到現在國家都沒緩過來,所以高加索地區三個國家一個比一個慘也是很無奈了。

5、外高加索三國一直動亂頻繁,俄羅斯在理面到底扮演了什麼不光彩的角色?

為了自己的利益,俄羅斯也就從中摻了一腳,但是這並不是光彩的事情。

6、高加索的三個國家到底怎麼了,為啥有人說他們「一個比一個慘」?

高加索三國是指喬治亞,亞塞拜然與亞美尼亞三個國家。

根據2018年的統計版來說,喬治亞人權口370萬人,領土面積6.9萬平方公里。亞塞拜然人口將近1000萬,領土面積8.7萬平方公里。亞美尼亞人口將近300萬,領土面積近3萬平方公里。

從人口數量與國土面積來看,他們三個國家都是小國。

這三個國家的現狀如何呢?回答是很不好,非常貧困。此三國的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只有3000多美元。目前他們三國還在無休無止的戰爭之中。國土支離破碎,人民困苦不堪。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至今還為了爭納卡地區。在戰爭之中。

喬治亞的情況就更加的糟糕了。他的兩個城市阿布哈茲和南奧塞梯相繼獨立。國家的發展也是越來越差。

究其原因,無非是以下三點。

第一,伊斯蘭教,基督教,東正教。彼此爭權。三個教派互不相讓。如此復雜的宗教與政治斗爭之中。是無法發展經濟,讓國力增強的。

第二,人民民風好戰,這三個民族為了彼此征服,一爭高下。長期進行戰爭。

第三,西方大國的參與,西方各個國家之間存在各種矛盾。為了制約某個國家。高加索三國就是一個重要的戰略地點,導致這三個國家的內部矛盾更加的復雜。

由以上種種復雜的原因存在,高加索三國的問題是很難解決的。

7、外高加索三國一直動亂頻繁,三國之間到底存在著什麼樣的沖突?

就是地理位置的爭奪,還有三個國家因為領土之分、民族恩怨等歷史問題,就一直沖突不斷了。

一、外高加索地區位於歐亞大陸的心臟地帶

根據歷史上的發展軌跡,我們都知道戰爭頻發的地區,不是地理位置特殊就是有重要的價值,是兵家必爭之地,對一個國家發展非常重要,而外高加索地區就是有這樣優勢,要知道外高加索地區位於歐亞大陸的心臟地帶。


這三國家亞塞拜然、亞美尼亞、喬治亞剛剛好把外高加索地區包圍了,哪個國家想要更好的發展,自然就要爭奪外高加索地區擁有權,以後說話也有底氣點了。還有高加索山脈是歐亞兩洲的上的分界線,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高加索山脈地形非常適合成為避難所,具有重要的防禦價值,所以誰占據此地,誰就相當於擁有了遏制周方勢力的屏障。這也是外高被大國反復角逐的原因之一。而處在這一地區的三國,就是在大國的博弈,以及外部勢力的滲透下,才會一直爭端不休。


二、根源在於俄羅斯帝國對外擴張

還有一個根源原因就是俄羅斯帝國對外擴張,導致這3個國家的矛盾一直都沒有好,要知道蘇聯時期,蘇聯政府沒有理那麼多,隨意把這三個國家分一下,反正都是屬於蘇維埃政府控制下,大家還是相安無事。


可是蘇聯解體了,那麼這三個國家就有得吵了,哪裡領土是屬於哪個國家的,大家就一直吵呀,加上民族恩怨等歷史問題就更加容易導致爆發沖突。

8、高加索有什麼好玩的地方?哪些景點必去?

1、聖三一教堂
2、卡茲別克山
3、母親堡壘
4、西格納吉
5、Gergeti Trinity Church
6、Ananuri城堡
7、生命之柱版大教堂
8、自由廣場
9、烏權樹故里
10、古多里

還有1217條相關問答,更多高加索新奇玩法,點擊查看